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睡蛇

睡蛇

《遗教经论》:“烦恼毒蛇,睡在汝心。譬如黑蚖,在汝室睡,当以持戒之钩,早摒除之。睡蛇既出,乃可安眠。”后因以借指烦恼困扰、心绪不宁的精神状态。宋苏轼《午窗坐睡》诗:“睡蛇本亦无,何用钩与手?”宋陆游《晚起》诗之一:“化蝶飞时嗟昨梦,睡蛇去后喜安眠。”


【词语睡蛇】   汉语词典:睡蛇

猜你喜欢

  • 玉树后庭花

    曲调名称,也作“后庭花”、“歌玉树”、“南朝旧曲”等,南朝陈后主及其幸臣所制。陈后主(553-604年)即陈叔宝,字元秀,小字黄奴,吴兴长城(浙江长兴)人。南朝皇帝。在位时大建宫室,生活奢侈,日与妃嫔

  • 飞舄双凫

    同“飞凫舄”。宋无名氏《沁园春.寿王倅》词:“文章政事奇哉,曾飞舄双凫天外来。”

  • 晏子赠行

    《晏子春秋》卷五《内篇杂上》:“曾子将行,晏子送之曰:‘君子赠人以轩,不若以言。吾请以言之,以轩乎?’曾子曰:‘请以言。’晏子曰:‘今夫车轮,山之直木也,良匠揉之,其圆中规,虽有槁暴,不复赢矣,故君子

  • 灵蛇吐

    源见“隋侯之珠”。指感恩图报。唐独孤绶《投珠于泉》诗:“不是灵蛇吐,非缘合浦还。”

  • 半仙

    源见“半仙戏耍”。指耍秋千的人。《聊斋志异.西湖主》:“出诣秋千架下,徘徊凝想……遂题巾曰:‘雅戏何人拟半仙,分明琼女散金莲。’”【词语半仙】   汉语大词典:半仙

  • 鱼目混珠

    《参同契》上:“鱼目岂为珠,蓬蒿不成槚。”后因以“鱼目混珠”比喻以假乱真。《玉娇梨》十二回:“唯门生以鱼目混珠,有辱宗师藻鉴。”主谓 鱼眼睛混杂在珍珠里。比喻以假充真。语本《参同契》上:“鱼目岂为珠,

  • 后生可畏

    意指青年人前程远大,成就将超过年长的人,值得敬佩。孔子在勉励他的学生求学上进时说,青年人是可怕的,怎么能断定他们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?一个人到了四、五十岁还没有什么成就,那就不值得害怕了。【出典】:《

  • 同病相怜

    比喻遭遇相同,彼此同情。《吴越春秋.阖闻内传》:“子不闻河上歌乎?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。惊翔之鸟,相随而集,濑下之水,因复俱流。胡马依北风而立,越燕望海日而熙。”主谓 比喻有同样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。语

  • 先声后实

    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,此之谓也。”后因以“先声后实”谓声威在前,武力在后。《三国志.刘晔传》:“其威名足以先声后实,而服邻国也。”宋苏辙《龙川别志》卷下:“兵贵先声后实,今谅祚势

  • 幕燕

    源见“燕巢于幕”。喻处境危险至极者。唐杜甫《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》诗:“震雷翻幕燕,骤雨落河鱼。”唐钱起《巨鱼纵大壑》诗:“倾危嗟幕燕,隐晦诮泥龟。”【词语幕燕】   汉语大词典:幕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