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纱笼中人

纱笼中人

唐.皇甫口(按:此脱字)《原化记.胡芦生》:“宰相李藩,尝漂寓东洛,妻即庶子崔谦女,年近三十,未有名宦,多寄托崔氏,待之亦不甚尽礼。时胡芦生在中桥,李患足疮,欲挈家居扬州,甚闷,与崔氏兄弟同往候之。……(胡芦生)曰:‘郎君贵人也,何闲?’李公曰:‘某且老矣,复病,又欲以家往数千里外,何有如此贵人也?’曰:‘更远亦可,公在两纱笼中,岂畏此危?’李公询纱笼之由,终不复言。”李徙居杨州,居参佐桥,与高员外为邻。一次,高员外访李,向他述说梦中阴吏“曰:‘是(注:此,指李藩)纱笼中人。’……李公笑而谢之,心异纱笼之说。后数年,张建封镇徐州,……会有新罗僧能相人,……谓张公曰:‘判官(注:此指李藩)是纱笼中人,仆射(注:此指张)不及。’张大喜。因问纱笼事,曰:‘凡宰相姓名,冥司必潜以纱笼护之,恐为异物所扰,馀官不得也。’方悟芦生及高公所说。李公竟为相。”

唐人李藩,字叔翰,少沉静有检局,宪宗朝为宰相。“纱笼中人”的离奇故事,当是后人附会之说。后因用为咏宰相之典。

明.萧良有《龙文鞭影》卷二:“金书梦珏(唐李珏为相,尝梦入洞府,见石壁金书姓名中有李珏,方自喜,有二童子云:‘此是江阳部民李珏耳。’),纱护卜藩。”


【词语纱笼中人】  成语:纱笼中人汉语词典:纱笼中人

猜你喜欢

  • 择音

    详见“鹿死不择音”条。【词语择音】   汉语大词典:择音

  • 张衡愁

    《文选》卷二十九东汉.张平子(衡)《四愁诗》:“我所思兮在太山,欲往从之梁父艰,侧身东望涕沾翰……何为怀忧心烦劳。”“我所思兮在桂林,欲往从之湘水深,侧身南望涕沾襟。……何为怀忧心烦伤。”诗序云:“时

  • 吞纸

    北齐.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勉学》:“义阳朱詹(南朝梁人),世居江陵,后出阳都,好学,家贫无资,累日不爨,乃时吞纸以充腹。寒无毡被,抱犬而卧。犬亦饥虚,起行盗食,呼之不至,哀声动邻,犹不废业,卒成学士,官

  • 谢氏寻山屐

    同“谢公屐”。唐杜甫《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》:“谢氏寻山屐,陶公漉酒巾。”

  • 撩虎须

    源见“捋虎须。”谓冒犯虎威,承受风险。唐裴铏《传奇.孙恪》:“无何使我撩虎须,几不脱虎口耳。”【词语撩虎须】  成语:撩虎须汉语大词典:撩虎须

  • 毛挚之治

    《史记.酷吏列传.义纵》:“是时赵禹、张汤以深刻为九卿矣,然其治尚宽,辅法而行,而纵(义纵)以鹰击毛挚为治。”毛挚,亦作“毛鸷”。鸷,是鹰、鹯之类的猛禽。据裴骃集解引徐广曰:“鸷鸟将击,必张羽毛也。”

  • 导谀

    谄谀奉承的意思。《史记.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吴已杀子胥,导谀者众。”《三国志.魏志.明帝纪》:“导谀时君,妄建非正之号,以干正统。”【词语导谀】   汉语大词典:导谀

  • 拜尘

    同“拜车尘”。《晋书.夏侯湛潘岳等传论》:“然其挟弹盈果,拜尘趋贵,蔑弃倚门之训,干没不逞之间,斯才也而有斯行也。”同“拜前尘”。唐黄滔《祭陈侍御峤》:“君侯设醴以前席,里巷拜尘而如堵。”【词语拜尘】

  • 善和坊

    唐范摅《云溪友议》卷五:“崔涯者,吴 楚之狂生也,与张祜齐名。每题一诗于娼肆,无不诵之于衢路……祜 涯久在维扬,天下晏清,篇词纵逸,贵达钦惮,呼吸风生,颇畅此时之意也。赠端端诗曰:‘觅得黄骝鞁绣鞍,善

  • 正其谊不谋其利,明其道不计其功

    谊:通“义”。 表示只重道义,不计功利。语出《汉书.董仲舒传》:“夫仁人者,正其谊不谋其利,明其道不计其功。”清.方苞《关公训言序》:“董子曰:‘正其谊不谋其利,明其道不计其功。’程朱宗之。其教人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