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芦中人

芦中人

汉.赵晔《吴越春秋.王僚使公子光传》:“子胥既渡,渔父乃视之,有其饥色,乃谓曰:‘子俟我此树下,为子取饷。’渔父去后,子胥疑之,乃潜身于深苇之中。有顷,父来,持麦饭、鲍鱼羹、盎浆,求之树下,不见,因歌而呼之曰:‘芦中人!芦中人!岂非穷士乎?’如是者再,子胥乃出芦而应。”

伍子胥逃离楚国时,在十分危急的情势下,幸亏有一渔父把他渡过江。渔父知其为逃亡之人,回家为他去取饭食,子胥恐有诈,故藏匿于深苇之中。渔父取饭食回来,不见其人,意想必藏于芦中,故呼“芦中人”。后因用为逃亡藏匿者之典。

清.薛旦《芦中人》一剧,即演此事。


【词语芦中人】   汉语词典:芦中人

猜你喜欢

  • 苍颉作书而天雨粟,鬼夜哭

    苍颉:黄帝史官名。传说曾创造文字。书:书契,文字。雨:动词,降落。 传说苍颉造字后,人间诈伪萌生,不务耕作,上天恐百姓饥饿,所以降下粟雨,鬼神哀怜百姓,所以夜间哭泣。 这是古代道家编造的神话故事,

  • 梁生庑

    源见“梁鸿赁庑”。指贤士居贫之处。李详《同门夏露如来馆盐城以苏韵见赠率尔奉和》:“蓼虫食蓼甘辛苦,吴门漫托梁生庑。”

  • 西凉簿

    《晋书.张轨传》附张重华:“重华以谢艾为使持节、军师将军,率步骑三万,进军临河。……艾乘轺车,冠白㡊,鸣鼓而行。……艾乘胜……”晋.张重华十六岁继父张骏爵位,据西凉,称大都督、太尉、西平公、假凉王,经

  • 剖竹出守

    《文选》卷二十六南朝宋.谢灵运《过始宁墅》:“剖竹守沧海,枉帆过旧山。”唐.李善注:“《汉书》曰:‘初与郡守为使符。’《说文》曰:‘符信,汉制以竹,分而相合。’”南朝宋.谢灵运《过始宁墅》有“剖竹守沧

  • 河阳潘

    同“河阳潘令”。清张应昌《新水令.题薛慰农太守烟云过眼图册》套曲:“喜吾乡花发河阳 潘,幸鲰生簪盍荆州 韩。”

  • 帝女桑

    《山海经.中山经》:(宣山)“其上有桑焉,大五十尺,其枝四衢,其叶大尺馀,赤理黄华青树,名曰‘帝女之桑’。”据传说赤帝女学道成仙,居桑树上。后遂用为咏佳树之典。唐.上官仪《春日》:“花轻蕊乱仙人杏,叶

  • 越俎代谋

    同“越俎代庖”。郑观应《盛世危言.公法》:“同者彼此通行,异者各行其是,无庸越俎代谋。”见“越俎代庖”。胡山源《散花寺》:“现在,在这种情形之下,他觉得不能不说了,虽然他冒了~的嫌疑。”【词语越俎代谋

  • 駏蛩

    《淮南子.道应训》:“北方有兽,其名曰蹷,鼠前而兔后,趋则顿,走则颠,常为蛩蛩駏驉取甘草以与之,蹷有患害,蛩蛩駏驉必负而走。”后因以“駏蛩”形容关系密切、互相救助或狼狈为奸。唐韩愈《醉留东野》诗:“低

  • 越甲鸣君情共愤

    源见“车右伏剑”。谓忠君爱国。陈玉树《乙未夏拟李义山〈重有感〉》诗:“越甲鸣君情共愤,百蛮终献吉光裘。”

  • 襆被

    源见“魏舒襆被”。指去职。唐宋之问《桂阳三日述怀》诗:“载笔儒林多岁月,襆被文昌事吴越。”宋苏轼《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》诗:“东都寄食似浮云,襆被真成一宿宾。”【词语襆被】   汉语大词典:襆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