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苏门啸

苏门啸

艺文类聚》卷四四引《孙登别传》:

“孙登,字公和,汲郡人,清静无为,好读《易》弹琴,颓然自得。观其风神,若游六合之外者。当魏末,居北山中,以石窟为宇,编草自覆,阮嗣宗(阮籍)见登,被发端坐岩下,遥见鼓琴。嗣宗自下趋进,莫得与言。嗣宗乃长啸,与琴音谐合。登因啸和之,妙响动林壑。”事又见《世说新语.栖逸》、《晋书.阮籍传》。

“苏门啸”叙述的是晋人阮籍到苏门山中去拜访孙登,二人长啸山岩之上,响动林壑,傲然物外的故事。后因以“苏门啸”用指隐者不拘礼法,啸傲山林,狂傲处世的态度。

文选》卷二十一颜延年《五君咏.阮步兵》:“长啸若怀人,越礼自惊众。”上句即用“苏门啸”之事。


【词语苏门啸】   汉语词典:苏门啸

猜你喜欢

  • 万家襦袴

    源见“歌五袴”。指众民歌颂惠政。宋无名氏《满江红.寿吴守》词:“春色三分,才过一,韶华方好。庆初度,万家襦袴,满城欢笑。”

  • 终贾之年

    源见“终军弃?”。指年少。清钱谦益《〈琅嬛类纂〉序》:“少司成朱沧起先生,以终 贾之年,蜚声史馆。”

  • 齿宿才新

    《新唐书.李百药传》:“李百药字重规,定州安平人。……帝(唐太宗)尝与偕赋《帝京篇》,叹其工,手诏曰:‘卿何身老而才之壮,齿宿而意之新乎?’卒,年八十四,谥曰康。”唐.李百药年七十赋《帝京篇》,唐太宗

  • 射像止啼

    《汉书.酷吏.郅都传》:“匈奴至为偶人象都,令骑驰射,莫能中,其见惮如此。”《新唐书.郝玭传》:“虏大畏,道其名,以怖啼儿。”汉景帝时,雁门太守郅都为人勇悍,号称“苍鹰”。匈奴做成郅都的偶象,让士兵骑

  • 射妖

    源见“含沙射影”。指传说中蜮含沙射人的妖异现象。《汉书.五行志下之上》:“蜮犹惑也,在水旁能射人,射人有处,甚者至死。南方谓之短弧,近射妖,死亡之象也。”亦泛指因射杀某些动物而出现妖异或灾难。《宋书.

  • 倚马可待

    同“倚马成章”。唐李白《与韩荆州朝宗书》:“必若接之以高宴,纵之以清谈,请日试万言,倚马可待。”偏正 形容文思敏捷。语本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桓宣武北征,袁虎时从,被责免官,会须露布文,

  • 俗物败人意

    《晋书.王戎传》:“戎每与(阮)籍为竹林之游,戎尝后至,籍曰:‘俗物已复来败人意。’”阮籍、嵇康、山涛、向秀、阮咸、王戎、刘伶七人常宴集於竹林之中,号“竹林七贤”。每次聚会,王戎常后到,故阮籍说他是世

  • 鸣岐

    源见“岐山鸣凤”。指皇朝运兴的瑞应。《隋书.许善心传》:“丹乌流火,白雉从凤。栖阿德劭,鸣岐祚隆。”【词语鸣岐】   汉语大词典:鸣岐

  • 长安乐

    同“长安西笑”。清程先贞《还山春事》诗:“凭人莫说长安乐,瞽老惟知笑向东。”

  • 狼狈为奸

    狼和狈常合伙伤害牲畜,因以比喻相互勾结干坏事。《隋唐演义》八五回:“安禄山向同李林甫狼狈为奸。”清.吴趼人《近十年之怪现状》一六回:“好在彼此都是狼狈为奸的,虽彰明较著,亦不妨事。”鲁迅《两地书》三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