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英雄所见略同

英雄所见略同

见:见解。英雄人物的见解大致相同。多用来表示双方意见、想法等相同。庞统(事迹见前“负重致远”条)初为吴将周瑜功曹,后投刘备,深得信用。一次二人饮酒,刘备问道:“当初你为周瑜功曹时,我曾到东吴,听说周瑜暗中献计,劝孙权留下我,不知有此事吗?”庞统说有这回事,刘备于是叹息说:“我那时处境危急,有求于东吴,所以不得不去,险些没有逃出周瑜之手!天下智谋之士,见解大致相同,当时诸葛亮劝我不要去,其意甚切,也是担忧此事啊。”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蜀书》《庞统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卷37第954页:“(刘备)问曰:‘卿为周公瑾功曹,孤到吴,闻此人密有白事,劝仲谋相留,有之乎?……’统对曰:‘有之。’备叹息曰:‘孤时危急,当有所求,故不得不往,殆不免周瑜之手!天下智谋之士,所见略同耳。时孔明谏孤莫行,其意独笃,亦虑此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高斯得《莫恃势行》:“奇哉天下士,英雄见略同。” 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11回:“你们听这番议论,不是与剑云的议论,倒不谋而合的。英雄所见略同,可见这里头是有这么一个道理。” 老舍《离婚》19:“虽然都不敢首先这样宣传,及至说出来了,正是英雄所见略同,于是在低声交换意见中,已象千真万确的果有其事,成了政界一段最惊人最有色彩的历史。”


主谓所见,所看到的。指见解;略,约略、大致。指杰出人物的见解大致相同。语本《三国志·蜀书·庞统传》:“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。”△褒义。常用于称赞观点相同的双方。→不谋而合 不约而同各执一词 各持己见


【词语英雄所见略同】  成语:英雄所见略同汉语词典:英雄所见略同

猜你喜欢

  • 日南珠

    东汉.郭宪《洞冥记》卷二:“味勒国在日南,其人乘象入海底取宝,宿于鲛人之宫,得泪珠,则鲛人所泣之珠也。”日南珠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宝珠。相传味勒国在日南方,那里的人身高七尺,发长及踵,常骑象下海取宝,宿

  • 歌鸿冥

    源见“鸿飞冥冥”。喻指志在高远。宋梅尧臣《次韵答黄介夫》:“彼勿叹凤衰,此正歌鸿冥。”

  • 剑赠津父

    汉.赵晔《吴越春秋.王僚使公子光传》:“子胥入船,渔父知其意也,乃渡之千浔之津。子胥既渡,渔父乃视之其有饥色,乃谓曰:‘子俟我此树下,为子取饷。……二人饮食毕,欲去,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:‘此吾前君

  • 忧鱼

    源见“微禹叹”。谓担心水患。唐韩愈孟郊《秋雨联句》:“水怒已倒流,阴繁恐凝害。忧鱼思舟楫,感禹勤畎浍。”【词语忧鱼】   汉语大词典:忧鱼

  • 骥伏盐车

    《战国策.楚策四》:“夫骥之齿至矣,服盐车而上太行。蹄申膝折,尾湛胕溃,漉汁洒地,白汗交流,中阪迁延,负辕不能上。伯乐遭之,下车攀而哭之,解纻衣以幂之。骥于是俯而喷,仰而鸣,声达于天,若出金石者。何也

  • 斗量珠

    唐.刘恂《岭表录异》卷上:“昔梁氏之女有容貌,石季伦为交趾采访使,以圆珠三斛买之。”晋代石崇字季伦,十分富有,生活骄奢淫逸。他曾调任交趾郡采访使,在那里遇到一个歌妓,姓梁名绿珠,生得十分美丽,又极善吹

  • 讳莫如深

    比喻把事物隐瞒得很深。公元前662年,鲁庄公病重。按照他的意愿是想让他的儿子公子般继承君位。而其二弟叔牙却极力主张鲁庄公传其庶兄庆父。庄公的第三个弟弟季友见叔牙怀有异图,便以庄公之命将叔牙赐死,并在庄

  • 柯易烂

    源见“柯烂忘归”。比喻光阴流逝,世事变迁。宋吴泳《满江红.送魏鹤山都督》词:“船易漏,袽难沃。柯易烂,棋难复。”

  • 林逋鹤

    源见“梅妻鹤子”。指隐逸生活。潘世谟《题哲夫画涂中野屋图》诗:“噫吁嚱!蕲王驴,林逋鹤,斯事如今成寂寞。”

  • 不吐不茹

    《诗.大雅.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,柔则茹之,刚则吐之。维仲山甫,柔亦不茹,刚亦不吐,不侮矜寡,不畏强御。”后以“不吐不茹”形容人正直不阿,不欺软怕硬。《旧唐书.李大亮传论》:“及高祖临朝,谏舞胡鸣玉,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