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董宣强项

董宣强项

源见“强项令”。称扬官吏刚直不阿权贵。宋黄庭坚《次韵子瞻送穆父二绝》之二:“张敞怃眉应急召,董宣强项莫低回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艺文类聚》卷五十引晋·司马彪《续汉书》 曰:“董宣为洛阳令,宁平公主乳母奴白日杀人,因匿主家,吏不能得。及主出行,以奴骖乘。宣于大夏门亭候之,乃驻车叩马,以刀画地,数主失者三,叱奴下车,格杀之。主即驰车入宫,上大怒,召宣:‘令欲死乎?’宣叩头曰:‘臣奉法之吏,不敢纵法,不欲死也。’上曰:‘捶之!’宣曰:‘愿一言,死无恨。’上曰:‘何言?’宣曰:‘陛下圣德中兴,而纵奴杀良民,以奴杀臣。臣死之后,陛下何以治天下?捶杀臣,不如臣自杀。’即以头撑楹,流血被面。上令小黄门持之,曰:‘痴令! 叩头谢主。’宣不从。上曰:‘顿痴令头!’宣两手据地。不肯低头。上敕‘强项令’出,诣太官赐食。”《后汉书·酷吏列传》亦载,后作“强使顿之,宣两手据地,终不肯俯。主曰:‘文叔为白衣时,臧(藏) 亡匿死,吏不敢至门。今为天子,威不能行一令乎?’帝笑曰:‘天子不与白衣同。’因敕强项令出。赐钱三十万,宣悉以班诸吏。”“宁平公主”作“湖阳公主。”

【今译】 后汉董宣为洛阳令,宁平(一说湖阳) 公主奶母的家奴白日杀人,藏在公主家,官吏不敢去捕。等公主出行时,由家奴陪乘。董宣在大夏门亭预先等候,止住车马,用刀划地,斥责公主三条过失,责令家奴下车,当场杀死。公主立刻驱车入宫,告诉光武帝刘秀,帝大怒,召来董宣骂:“你想找死吗?”董宣叩头说:“我乃守法之吏,不敢纵放法律,还不想死。”帝令:“用棍子打他!”董说:“请允许我讲一句话,死也无怨。”帝问:“什么话?”董说:“陛下开创中兴大业,而纵使家奴杀良民,又因家奴杀臣下。我死之后,陛下怎么治天下?打杀我,不如我自杀。”即以头碰柱,流血满面。帝让宦者拉住,说:“傻令! 叩头向公主赔罪。”董不听。帝说:“按他的头!”董两手撑地,始终不肯低头。公主说:“文叔 (刘秀字) 当初为平民时,隐藏逃犯,官吏不敢上门来捉。现在做了天子,反而管不了一个地方官吗?”帝笑着说:“天子与平民不同。”因命强项令出去。赐钱三十万 (一说赐食)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官吏不畏权贵,执法不阿。

【典形】 董宣强项、强项、强项不屈、项似董宣。

【示例】

〔董宣强项〕 宋·黄庭坚《次韵子瞻送穆父》:“张敞怃眉应急召,董宣强项莫低回。”

〔强项〕 唐·李白 《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》:“宰剧惭强项之名,酌贪砺清心之节。”

〔强项不屈〕 唐·李白 《赵公西侯新亭颂》:“强项不屈,三州所居大化,咸列碑颂。”

〔项似董宣〕 宋·陈与义《某窃慕东坡以铁柱杖为乐》:“项似董宣真是强,腹如边孝故应便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桃秾李

    颜色少好而又美盛。《诗.周南.桃天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”又《召南.何彼秾矣》:“何彼秾矣,华如桃李。”二诗都是讲男女婚嫁事,将桃李颜色之美,比喻女子的容貌,所以后人断章取义,用为祝颂男女嫁娶之辞

  • 鲍子知我

    同“鲍叔知我”。陈夔龙《梦蕉亭杂记》卷二:“平远 丁文诚公,清风亮节,冠绝一时,平生赋性鲠直,不谙世故,持节二十年,与连圻诸帅有公义而无私交,独于合肥兄弟,深鲍子知我之感。”主谓 彼此相互了解并情谊很

  • 狷者有所不为

    狷( ㄐㄩㄢˋ juàn ):与“狂”相对,拘谨。 拘谨的人有些事是不肯干的。语出《论语.子路》:“狂者进取,狷者有所不为也。”汉.应劭《风俗通义.愆礼》:“孔子疾时贪昧,退思狂狷,狷者有所不为,

  • 平原客

    《史记.平原君列传》:“平原君赵胜者,赵之诸公子也。诸子中胜最贤,喜宾客,宾客盖至者数千人。”战国时,赵国平原君贤,喜养宾客,据说多至数千人。后用为泛指依附于权贵的人。唐.王维《济上四贤咏》其二《成文

  • 一牛鸣地

    同“一牛吼地”。清钱谦益《山庄八景诗.锦峰晴晓》序:“其旁有锦峰书院,去山庄一牛鸣地。”见“一牛吼地”。清·金农《僦居玉溪赠无闷讲师精蓝》:~时相见,双树影堂还结缘。【词语一牛鸣地】  成语:一牛鸣地

  • 方朔诙谐

    诙谐:谈话富于风趣。东方朔(前154-前93年)字曼倩,西汉平原厌次(今山东惠民)人。武帝时,待诏金马门,官至太中大夫,诙谐滑稽,能言善辩,常以讽谏皇帝。班固在《汉书·东方朔传·赞》中说:“然而东方朔

  • 眉头一皱,计上心来

    元.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二折:“韩厥为何自刎了,必然走了赵氏孤儿,怎生是好!眉头一皱,计上心来,我如今不免诈传灵公的命,把晋国内但是半岁之下,一月之上新添的小厮,都与我拘刷将来。”后因以“眉头一皱,计上

  • 信次

    《左传.庄公三年》:“凡师一宿为舍,再宿为信,过信为次。”后因称三夜以上或三天左右时间为“信次”。南朝 宋谢灵运《作离合》诗:“古人怨信次,十日眇未央。”南朝 梁何逊《宿南洲浦》诗:“违乡已信次,江月

  • 眼观四面,耳听八方

    见“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”。贾平凹《腊月 ·正月》:“枣核女人则站在门口的凳子上,~,唯恐混乱之中有人行窃偷盗。”见“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”。

  • 苛政猛虎

    见“苛政猛于虎”。《民国通俗演义》59回:“袁(世凯)乃纵容粤吏……~,同恶相济。”【词语苛政猛虎】  成语:苛政猛虎汉语大词典:苛政猛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