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蓼莪废讲

蓼莪废讲

《诗.小雅.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。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……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。”毛传:“民人劳苦,孝子不得终养尔。”郑玄笺:“恨不得终养父母,报其生长己之苦。”又《晋书.王裒传》:“〔裒〕痛父非命(父仪被司马昭杀害),未尝西向而坐,示不臣朝廷也……及读《诗》至‘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’,未尝不三复流涕,门人受业者并废《蓼莪》之篇。”后因以“《蓼莪》废讲”为孝子对亡故父母的悲痛哀思。宋陆游《生日子聿作五字诗为寿追怀先亲》诗:“负米养亲无复日,《蓼莪》废讲岂胜悲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晋书·王裒传》:“ (王) 裒(pou) 少立操尚,行己以礼,身长八尺四寸,容貌绝异,音声清亮,辞气雅正,博学多能,痛父非命,未尝西向而坐,示不臣朝廷也。于是隐居教授,三征七辟皆不就。……及读《诗》至‘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’,未尝不三复流涕,门人受业者并废《蓼莪》之篇。”《南史·顾欢传》:“母亡,(顾欢) 水浆不入口六七日,庐于墓次,遂隐不仕。于剡天台山开馆聚徒,受业者常近百人。欢早孤,读《诗》至‘哀哀父母’,辄执书恸泣,由是受学者废《蓼莪篇》,不复讲焉。”

【今译】 晋代王裒德操高尚,博学多能,对父母克尽孝道,后因父王仪被司马昭所杀而隐居教授,屡征不仕。他诵读《诗经》时,每当读到《蓼莪》一篇中“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”一段,总是痛哭不止。他的学生为免其哀痛,废去《蓼莪》一篇不讲(《蓼莪》篇为孝子追念父母之作)。南朝顾欢亦有类似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对亡故父母的追念伤悼。

【典形】 废蓼莪、蓼莪废讲、蓼莪俱废、洒泪蓼莪、生徒废蓼莪、王裒泣血、蓼莪泣数行、蓼莪开卷悲、王裒废蓼莪、废蓼莪诗。

【示例】

〔废蓼莪〕 宋·陈与义《题董宗禹园先志亭》:“我已废蓼莪,感兹泪河翻。”

〔蓼莪废讲〕 宋·陆游《生日子聿作五字诗为寿追怀先亲》:“负米养亲无复日,蓼莪废讲岂胜悲。”

〔洒泪蓼莪〕 明·高启《广陵孙孝子爱日堂》:“自惭不及君庆多,洒泪蓼莪空废诵。”

〔生徒废蓼莪〕 清·钱谦益《简侯研德并示记原》:“知君耻读王裒传,但使生徒废蓼莪。”

〔王裒泣血〕 清·顾炎武《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》之二:“弘演纳肝犹报主,王裒泣血倍思亲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乐贤

    《诗.小雅.南有嘉鱼序》:“《南有嘉鱼》,乐与贤也。”郑玄笺:“乐得贤者,与共立于朝,相燕乐也。”后因以“乐贤”谓乐于求贤。《宋书.文帝纪》:“朕寐寤乐贤,为日已久,而则哲难阶,明扬莫效。”唐皇甫湜《

  • 虎兄

    唐李景亮《人虎传》载:传说古时李征辞官,在旅途失踪变虎。其好友李俨出使岭南,路遇李征所变之虎。两人叙旧,李俨对李征说:“我向以兄事故人,愿展拜礼。”后因称比自己年长的好友为“虎兄”。明汤显祖《恸世》诗

  • 悲丝

    同“悲丝染”。唐罗隐《谗书.屏赋》:“阮何情而泣路,墨何事而悲丝?”清无名氏《万金记.顽梗》:“天末徒号鸱,可怜泣路悲丝。”【词语悲丝】   汉语大词典:悲丝

  • 百钱挂竹杖

    同“百钱挂杖”。宋陆游《闰二月二十日游西湖》诗:“南山老翁亦出游,百钱自挂竹杖头。”

  • 北道主人

    南朝.宋.范晔撰《后汉书.邓晨传》载:更始北都洛阳,以晨为常山太守。会王郎反,光武自蓟走信都,晨亦间行,会于巨鹿下,自请从击邯郸。光武曰:“伟卿以一身从我,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。”乃遣晨归郡。东汉光

  • 郑音

    春秋战国时郑国的民间音乐,旧时被认为是靡靡之音。《礼记.乐记》:“魏文侯曰:‘敢问溺音何从出也?’子夏对曰:‘郑音好滥淫志,宋音燕女溺志,卫音趋数烦志,齐音敖辟乔志,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,是以祭祀弗

  • 一笑病去

    《庄子.达生》:“桓公田於泽,管仲御,见鬼焉。……公反,诶诒为病,数日不出。齐士有皇子告敖者曰:‘公则自伤,鬼恶能伤公!……委蛇,其大如毂,其长如辕,紫衣而朱冠。其为物也,恶闻雷车之声,则捧其首而立。

  • 咻楚

    源见“一傅众咻”。喻外来众人干扰。宋 陈三聘《三登乐.一品归来》词:“想当年、持汉节,众齐咻楚。丹忠此日,盛名千古。”

  • 风物长宜放眼量

    风物:风光景物。长宜:永远应该。放眼量:放开眼界衡量。 表示观察事物应有远大的目光。语出毛泽东《七律.和柳亚子先生》:“牢骚太甚防肠断,风物长宜放眼量。”徐冶《社科界迎接挑战》(《光明日报》1993

  • 颛顼

    《礼记.月令》:“孟东之月……其帝颛顼。”“仲冬之月……其帝颛顼。”“季冬之月……其帝颛顼。”《礼记》称孟冬、仲冬、季冬三冬之月“其帝颛顼”,意思是说颛顼是主司冬季之神。唐.杜甫《西阁曝日》诗:“羲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