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童
《三国志.吴书.虞翻传》:“虞翻字仲翔,会稽余姚人也。”南朝宋.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“翻少好学,有高气。年十二,客有侯者兄者,不过翻,翻追与书曰:‘仆闻虎魄不取腐芥,磁石不受曲针,过而不存,不亦宜乎!’客得书奇之,由是见称。”
三国吴人虞翻,年幼时,曾对他兄长的客人,提出批评,言词得当,文理俱佳,博得时人赞誉。后遂用为年少聪慧之典。
唐.柳宗元《酬韵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一首》:“贾傅辞宁切,虞童发未䰉。”
《三国志.吴书.虞翻传》:“虞翻字仲翔,会稽余姚人也。”南朝宋.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“翻少好学,有高气。年十二,客有侯者兄者,不过翻,翻追与书曰:‘仆闻虎魄不取腐芥,磁石不受曲针,过而不存,不亦宜乎!’客得书奇之,由是见称。”
三国吴人虞翻,年幼时,曾对他兄长的客人,提出批评,言词得当,文理俱佳,博得时人赞誉。后遂用为年少聪慧之典。
唐.柳宗元《酬韵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一首》:“贾傅辞宁切,虞童发未䰉。”
伦:条理。脊:中心论点,如人身之脊。 表示言之成理,有条不紊。语出《诗.小雅.正月》:“维号斯言,有伦有脊。”唐.萧邺《岭南节度使韦公神道碑》:“由卑至钜,能以才振。小大之治,有脊有伦。”明.钟惺《
同“出空桑”。明宋濂《金华张氏先祀记》:“人非空桑而生,谁不本之于祖者。”
《晋书.向秀传》:“(嵇)康善锻,秀为之佐,相对欣然,傍若无人。又共吕安灌园于山阳。”晋人向秀是“竹林七贤”之一,他曾和嵇康一起打铁,又曾和吕安一道种菜灌园。后用为咏高逸之典。唐.李郢《园居》诗:“暮
《南史.伏挺传》:“(挺)博学有才思,为五言诗,善效谢康乐体。父友乐安、任昉深相叹异,常曰:‘此子日下无双。’”日下,指京城。“日下无双”谓京城没有第二个,极言其才华出众。后因用为称道人有异才之典。宋
不要吝惜在口头上帮助别人说几句话。 常用作请人说项之辞。语出《南史.谢裕传.附谢朓》:“朓好奖人才。会稽孔?粗有才笔,未为时知。孔珪尝令草让表以示朓,朓嗟吟良久,手自折简写之。谓珪曰:‘士子声名未立
《韩非子.外储说左上》:“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(一称狝猴,亦即沐猴)者,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。燕王因以三乘(指给制猴者优厚的俸禄)养之。右御冶工言王曰:‘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(同宴)之斋。今知王
比喻诗的意境高超神妙。宋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辩》: “盛唐诸人,唯在兴趣,羚羊挂角,无迹可求, 故其妙处, 透彻玲珑, 不可凑泊。” ●宋陆佃《埤雅·释兽》: “羚羊似羊而大……夜则悬角木上以防患。语曰
《史记.齐太公世家》:“太公望吕尚者……本姓姜氏,从其封姓,故曰吕尚。吕尚盖尝穷困,年老矣,以渔钓奸周西伯(文王)。西伯将出猎……遇太公于渭之阳,与语大悦曰:‘自自吾先君太公曰:当有圣人适周,周以兴。
泾:泾水,在陕西省,是渭水的支流。渭:渭水,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,东流横贯陕西省中部,到潼关注入黄河。 泾水、渭水在陕西境内合流,古人认为泾水浑、渭水清。实际是泾水清、渭水浑。 此典是吴达向清世祖福临(
谓娼妓以色媚人。元.李行道《灰阑记》一折:“再不去卖笑追欢风月馆,再不去迎新送旧翠红乡。”见“倚门卖笑”。元·李行道《灰阑记》一折:“再不去~风月馆,再不去迎新送旧翠红乡。”【词语卖笑追欢】 成语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