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凤鸣朝阳”。鸾凤非竹实不食,非梧桐不栖。比喻高位或帝位。明张凤翼《红拂记.髯客海归》:“我想起那李公子呵,所事撑达,与他争甚么凤食鸾栖。我自向碧梧中别寻支节。”并列 鸾凤不是竹实不食,不是梧桐不
源见“瓜绵”。喻子孙蕃衍,相继不绝。《北史.魏临淮王彧传》:“汉高不因瓜瓞之绪,光武又无世及之德。”宋苏轼《赐判大宗正事宗晟上表乞还职事不允诏》之二:“朕方庆瓜瓞之茂,而欲观麟趾之应。”亦喻亲族。南朝
续:接续,连接。貂:这儿指貂尾。古代近侍官员以貂尾为冠饰。貂尾不够用,以狗尾代替,原指封官太滥,后也比喻以次充好,前后不相称。司马伦(?-301年),字子彝,司马懿第九子,封赵王,故多称赵王伦,晋惠帝
《列子.杨朱》:“昔人有美戎菽(戎菽,即荏菽,也就是胡豆。美,以胡豆之味为美),甘枲茎(枲,音xǐ,枲茎,是雄***的茎。甘枲茎,以枲茎味为甘美),芹萍子(以萍子为水芹菜)者,对乡豪称之。乡豪取而尝之,
尊:通“遵”。高明:高超明智。光大:广大,宽宏。 遵从自己之所闻,就高超明智,实行自己之所知,就广博宽宏。 表示治学要有本有据。语出《汉书.董仲舒传》董仲舒对策:“曾子曰:‘尊其所闻则高明矣,行其
源见“耻与哙伍”。谓以与平庸之徒同列为羞耻。元陈樵《送乌经历归二十韵》:“可能羞哙伍,岂复愧卢前。”
源见“金兰之友”。比喻意气相投。唐骆宾王《上梁明府启》:“志合者蓬心可采,情谐者兰味宁忘!”【词语兰味】 汉语大词典:兰味
源见“牝鸡司晨”。比喻专权的妇人。明谢肇淛《五杂俎.事部三》:“高宗三十年中,而十五改元,盖自总章、仪凤以后,政自牝鸡出矣。”《聊斋志异.马介甫》:“闻怒狮之吼,则双孔撩天;听牝鸡之鸣,则五体投地。”
《周礼.春官.小宗伯》:“兆五帝于四郊。”东汉.郑玄注:“五帝:苍曰灵威仰,太昊食焉;赤曰赤熛怒,炎帝食焉;黄曰含枢纽,黄帝食焉;白曰白招拒,少昊食焉;黑曰汁光纪,颛琐食焉。”《春秋文耀钩》:“春起青
源见“织锦回文”。指锦书,妻子的信。宋陆游《清商怨.葭萌驿作》词:“鸳机新寄断锦。叹往事、不堪重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