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汉书.枚乘传》:“夫举吴兵以訾於汉,譬犹蝇蚋之附群牛,腐肉之齿利剑,锋接必无事矣。”汉枚乘为吴王濞郎中,吴王与六国谋反,举兵,以诛(晁)错为名。汉闻之,斩错以谢诸侯。枚乘又劝说吴王,如果要起兵反汉,
《诗.召南.行露》:“厌浥行露,岂不夙夜,畏行多露。”厌浥( ㄧˋ yì 邑):湿润。朱熹传:“言道间之露方湿,我岂不欲早夜而行乎?畏多露之沾濡,而不敢尔!盖以女子早夜独行,或有强暴侵凌之患。故托
源见“樊素”。借指年轻女子纤细灵活的腰肢。明唐寅《黄莺儿》词:“路迢遥,归期正早,瘦损小蛮腰。”【词语小蛮腰】 汉语大词典:小蛮腰
一件事也没有作成。意思是毫无成就。唐代白居易《除夜寄微之》诗:“鬓毛不觉白毵毵,一事无成百不堪。”毵( ㄙㄢ sān 三)毵:毛发长的样子。主谓 做任何一件事都没有成就。柳建伟《王金栓上校的婚姻》
唐.杜甫《同诸公登慈恩塔》诗:“君看随阳雁,各有稻梁谋。”雁称为“随阳之鸟”(见《书.禹贡》汉.韩安国传),秋由北而南,春由南而北,追逐温暖,觅食稻粱,以谋生息。后用以比喻为了功名利禄而趋炎附势、善自
源见“懒残煨半芋”。多指方外之遇。明高启《过海云院赠及长老》诗:“紫藤坞里归逢雪,煨芋曾烦慰客愁。”清汪懋麟《送高念东予告归里和司农公韵》:“萧寺闲行煨芋少,虚坛夜礼降真多。”【词语煨芋】 汉语大
同“日近长安远”。唐骆宾王《上廉察使启》:“既而日远长安,出蓬门而西笑;云飘吴会,遥松浦以南浮。”
源见“安车软轮”。蒲车与束帛。古代征聘贤者之礼。《文选.桓温〈荐谯元彦表〉》:“若秀蒙蒲帛之征,足以镇静颓风,轨训嚣俗。”吕延济注:“古之征贤者,皆以束帛之礼、蒲裹车轮而征之。”【词语蒲帛】 汉语
就:靠近。有道:指有道德的人。 接近有德之人,向他学习,以改正自己的错误。语出《论语.学而》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;敏于事而慎于言;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宋.朱熹《沧州精舍谕学者》:“更
如井枯竭,不起波澜。比喻人心寂然不动。唐代孟郊《列女操》诗:“梧桐相待老,鸳鸯会双死。贞女贵殉夫,舍生亦如此。波澜誓不起,妾心井中水。”唐代白居易《赠元稹》诗:“岂无要津水,咫尺有波澜。之子异于是,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