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衣锦归

衣锦归

也作“锦旋”、“锦还”、“衣锦还乡”。穿着锦服回家。柳庆远字文和,河东解(今山西运城)人。南朝齐时任尚书郎、大司马中兵参军、建武将军、魏兴太守等职。梁高祖即位,任散骑常侍、右卫将军,加征虏将军,封重安侯,食邑千户……天监二年(503年),又升中领军,改封云杜侯。天监四年(505年),又出任雍州刺史等高官,临赴任时,高祖于新亭(今江苏南京市南)为之饯(jiàn荐,以酒食送行)别说:“您衣锦还乡,我没西顾之忧了。”南朝时,雍州侨置襄阳,这里是柳庆远的第二故乡,所以梁武帝说他这次上任是“衣锦还乡”。后世常用以形容富贵返里。

【出典】:

梁书》卷9《柳庆远传》182、183页“(天监)四年,出为使持节、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诸军事、征虏将军、宁蛮校尉、雍州刺史。高祖饯于新亭,谓曰:‘卿衣锦还乡,朕无西顾之忧矣。’”又《梁书》卷40《刘之遴传》572页:“(刘之遴)出为征西鄱阳王长史、南郡太守,高祖谓曰:‘卿母年德并高,故令卿衣锦还乡,尽荣养之理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岑参《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》:“还家锦服贵,出使绣衣香。” 唐·独孤及《送虞秀才擢第归长沙》“甲科文比玉,归路锦为衣。” 唐·李端《送义兴元少府》:“本是江南客,还同衣锦归。” 后晋·张昭运等《旧唐书·姜謩传》:“拜謩(同“谟”)秦州刺史。高祖谓曰:‘衣锦还乡,古人所尚。今以本州相授,用答元功。” 元·石君宝《秋胡戏妻》三:“谢得鲁昭公可怜,赐小官黄金一饼,以充膳母之资,如今衣锦荣归。”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37回:“一年半的功夫果然乡试连捷,并且探花及第,衣锦荣归了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牛闺

    同“牛郎织女”。闺,指织女。唐许敬宗《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》之一:“牛闺临浅汉,鸾驷涉秋河。两怀萦别绪,一宿庆停梭。”【词语牛闺】   汉语大词典:牛闺

  • 牛马风尘

    象牛马似的奔走于道途,含有辛苦之意。清代孔尚任《桃花扇.迎迦》:“牛马风尘,暂屈何忧。”主谓 牛马置于风尘里。比喻人处在不得志的时候。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迎驾》:“~,暂屈何忧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形容人

  • 蓼莪废讲

    《诗.小雅.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。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……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。”毛传:“民人劳苦,孝子不得终养尔。”郑玄笺:“恨不得终养父母,报其生长己之苦。”又《晋书.王裒传》:“〔裒〕痛父非

  • 璧去滈池

    源见“祖龙”。指秦灭亡事。明陈子龙《登高丘而望远海》诗:“璧去滈池狐火红,玺归轵道鱼灯黑。”

  • 廪丘尉

    参见:回身县尉

  • 谢弟

    源见“梦惠连”。原指谢惠连,后泛指才智杰出的年轻人。清黄景仁《哭龚梓树》诗之二:“每忧谢弟年难永,不信龚生蕙竟焚。”【词语谢弟】   汉语大词典:谢弟

  • 询荛

    同“询刍”。清冯桂芬《与许抚部书》:“谨就管见别为一议,并章程八条奉寄,附羽工区区,用副询荛盛意,惟执事采择焉。”【词语询荛】   汉语大词典:询荛

  • 珪璋特达

    《礼记.聘义》:“圭璋特达,德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行聘之时,唯执圭璋特得通达,不加余币。言人之有德亦无事不通,不须假他物而成。言圭璋之特达同人之有德,故云德也。”圭,同珪。后因以“珪璋特达”喻人资质优异

  • 廉公袴

    源见“歌五袴”。民众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词。清赵翼《前守韦缘事罢官诗以送别》:“民犹争诵廉公袴,我敢相矜范叔袍。”【词语廉公袴】   汉语大词典:廉公袴

  • 不系之舟

    《庄子.列御寇》:“泛若不系之舟,虚而遨游者也。”“不系之舟”、“虚舟”,都是比喻人生漂泊,行止无定。后因用为生活漂泊之典。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五《憩黄秀才书堂》:“吾生如虚舟,万里常泛泛。”偏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