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芝艾俱焚”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嘉遯》:“虑巫山之失火,恐芝艾之并焚耳。”主谓 芝艾,两种植物,分别比喻好坏两方面。比喻优劣、贵贱、贤愚等同归于尽。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嘉遁》:“虑巫山之失火,恐芝艾之并
天地闭塞昏暗,贤人隐退匿迹。 形容乱世社会黑暗。语出《易.坤.文言》:“天地变化,草木蕃;天地闭,贤人隐。”宋.欧阳修《五代史.一行传.序》:“呜呼!五代之乱极矣,传所谓天地闭,贤人隐之时欤!”
即“铜雀台”。因为铜雀台在相州,故又名“相台”。相州在今河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。宋代吴处厚《青箱杂记》:“铜雀台在相州,唐以后称曰‘相台’。”【词语相台】 汉语大词典:相台
同“壶中天”。唐钱起《送柳道士》诗:“海上春应尽,壶中日未斜。”【词语壶中日】 汉语大词典:壶中日
同“胸吞云梦”。宋向子諲《虞美人.明年过彭蠡遇大风行巨浪中》词:“大觉胸中云梦,气横秋。”
形容聚集的人非常多。元末明初施耐庵《水浒》第五十一回:“近日有个东京新来打踅的行院,色艺双绝,叫做白秀英。……如今见在勾栏里说唱诸般品调,每日有那一般打散,或是戏舞、或是吹弹,或是歌唱,赚得那人山人海
源见“广武叹”。喻指为私利而争斗之辈。表示世事虚幻之观。清尤侗《驻云飞.十空曲》:“竖子英雄,触斗蛮争蜗角中。”
《司马温公诗话》:“鲍当为河南府法曹,尝忤知府薛映,因赋《孤雁》诗云:‘天寒稻粱少,万里孤难进。不惜充君厨(一作庖),为带边城信。’薛大称赏。时号鲍孤雁。”宋.司马光,以赠温国公,因称司马温公。鲍当因
《宋史.刘安世传》:“〔刘安世〕在职累岁,正色立朝,扶持公道。其面折廷争,或帝盛怒,则执简却立,伺怒稍解,复前抗辞。旁侍者远观,蓄缩悚汗,目之曰‘殿上虎’。”后用“殿虎”称颂敢抗争的谏官。清黄遵宪《铁
参见:生瓜掇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