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斤斧”。唐 冯贽《云仙杂记.石斧欲斫断诗手》:“兵曹使我呈父,加斤削也。”元 戴善夫《风光好》四折:“小官偶作一词,望大人斤削。”【词语斤削】 汉语大词典:斤削
《三国志.田畴传》载:三国 魏田畴志行卓越,隐居无终山。后以“无终”为隐逸之典。晋陶潜《拟古》诗之二:“辞家夙严驾,当往志无终。”清阎尔梅《汧置草堂读史》诗:“郭泰辞征虚有道,田畴抗节隐无终。”【词语
指英布初见刘邦,刘邦怠慢不恭,他心里很不高兴;及到住所,招待他用之帷帐、饮食和侍从官员与汉王刘邦的规格一样,才大喜,觉得这超过他原来之想望。后以此典比喻事情的结果比原来的希望还好而非常高兴。英布(?—
使偃卧者竖立起,比喻减刑之恩甚深。《魏书.钟繇传》:“王朗议曰:‘繇欲轻减大辟之条,以增益刖刑之数,此即起偃为竖,化尸为人矣!,”大辟:死刑。刖( ㄩㄝˋ yuè 月):断足之刑。兼语 扶起倒下的
源见“蕉鹿梦”。喻指人的思想愚昧糊涂。清吴趼人《〈糊涂世界〉序》:“守株待兔之举,视若不二法门;覆蕉寻鹿之徒,尊为无上妙品。”见“覆鹿寻蕉”。清·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序:“守株待兔之举,视若不二法门,~
瞻前顾后,疑虑多端的怯弱状态。《左传.文公十七年》:“古人有言曰:‘畏首畏尾,身其余几?’”《淮南子.说林训》:“畏首畏尾,身凡有几?”高诱注:“畏始畏终,中身不畏,凡有几何?言常畏也。”并列 前也怕
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“鲁平公将出,嬖人臧仓者请曰:‘他日君出,则必命有司所之;今乘舆已驾矣,有司未知所之,敢请。’公曰:‘将见孟子。’曰:‘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,以为贤乎?礼义由贤者出,而孟子之
《太平广记》卷十二《董奉》:“后忽大旱,县令丁士彦议曰:‘闻董君有道,当能致雨。’乃自斋酒脯见奉,陈大旱之意。奉曰:‘雨易得耳。’因视屋曰:‘贫道屋皆见天,恐雨至何堪。’令解其意。……”(出《神仙传》
《淮南子.缪称训》:“圣人之道,犹中衢而致尊邪,过者斟酌,多少不同,各得其所宜。是故得一人,所以得百人也。”东汉.高诱注:“尊,酒器也。”“一人来得其心,百人来亦得其心。”《淮南子》说,圣人之道是把酒
《周易.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”唐.孔颖达疏:“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者,二人若同齐其心,其鑯利能断截于金。金是坚刚之物,能断而截之,盛言利之甚也,此谓二人心行能同也。”《周易.系辞上》有“二人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