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谢庭兰玉

谢庭兰玉

艺文类聚》卷八一引晋裴启《语林》:“谢太傅问诸子侄曰:‘子弟何预人事,而政欲使其佳?’诸人莫有言者,车骑(谢玄谢安之侄,任车骑将军)答曰:‘譬如芝兰玉树,欲使生于阶庭耳。’”后遂以“谢庭兰玉”称扬能光耀门庭的优秀子弟。宋曾巩《庭桧呈蒋颖叔》诗:“汉节从来纵真赏,谢庭兰玉载芳音。”


偏正 比喻能光宗耀祖的子侄。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》载:谢安问子侄,为什么人们总希望子弟好?侄谢玄说:“譬如芝兰玉树,欲使其生于庭阶耳。”宋·曾巩《庭桧呈蒋颖叔》:“汉节从来纵真赏,~载芳音。”△多用于描写学问渊博有文才的人。


【典源】 《艺文类聚》 卷八十一引晋·裴启《语林》曰:“谢太傅 (安) 问诸子侄曰:‘子弟何预人事,而政欲使其佳?’诸人莫有言者,车骑 (谢玄) 答曰:‘譬如芝兰玉树,欲使生于阶庭。’”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、《晋书·谢玄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晋代谢安曾问家中诸子侄:“为什么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弟出类拔萃?”子侄中无人应对,谢玄回答说:“这就像芝兰玉树,人们都希望生长在自家的庭院里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子弟优异超群; 也用以称誉他人子弟。

【典形】 芳庭树、阶除玉、阶庭秀芝兰、兰生谢傅堂、兰玉、庭生玉、庭下兰玉、谢家宝树、谢砌、谢庭、谢庭兰玉、玉树郎、芝兰、芝兰秀出、芝兰茁、芝砌、阶前兰玉、芝兰累世、庭前逢玉树、幽兰生前庭、旧庭知玉树、玉树连桃李、庭际玉、芝兰衰。

【示例】

〔芳庭树〕 唐·陈子昂《合州津口别舍弟》:“思积芳庭树,心断白眉人。”

〔阶除玉〕 宋·张孝祥《蝶恋花·平国弟生日》:“风流合是阶除玉,爱惜真成掌上珠。”

〔阶庭秀芝兰〕 宋·苏轼《以双刀遗子由》:“惟有王玄通,阶庭秀芝兰。”

〔兰生谢傅堂〕明·高启《戏婴图》:“麟送徐卿宅,兰生谢傅堂。”

〔兰玉〕 宋·张孝祥《虞美人·赠卢坚叔》:“森然兰玉满尊前,举案齐眉乐事看年年。”

〔庭生玉〕 北周·庾信《有喜致醉》:“忽见庭生玉,欣看蚌出珠。”

〔庭下兰玉〕 元·白朴《水调歌头》:“墙外阴阴桃李,庭下辉辉兰玉,一笑指庄椿。”

〔谢家宝树〕 唐·王勃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》:“非谢家之宝树,接孟氏之芳邻。”

〔谢砌〕 宋·朱淑真《题王氏必兴轩》:“未必芝兰偏谢砌,好看车马集于门。”

〔谢庭〕 宋·张孝祥《鹧鸪天·为老母寿》:“明年今日称觞处,更有孙枝满谢庭。”

〔谢庭兰玉〕 宋·曾巩《庭桧呈蒋颖叔》: “汉节从来纵真赏,谢庭兰玉载芳

音。”

〔玉树郎〕 宋·陆游《冯县丞挽歌词》:“晚憙乌衣巷,重逢玉树郎。”

〔芝兰〕 唐·杜甫《览柏中丞兼子侄数人除官》:“子弟先卒伍,芝兰叠玙璠。”

〔芝兰秀出〕 宋·曾巩《送程殿丞还朝》:“芝兰秀出清门盛,鸿鹭翻飞紫殿深。”

〔芝砌〕 唐·温庭筠《上学士舍人启》:“亦有芝砌流芳,兰扃袭馥。”


【词语谢庭兰玉】  成语:谢庭兰玉汉语词典:谢庭兰玉

猜你喜欢

  • 价等连城

    同“价值连城”。《北史.彭城王勰传》:“《诗》三百,一言可蔽。今陛下赐刊一字,足以价等连城。”见“价值连城”。《北史·彭城王勰传》:“《诗》三百,一言可蔽。今陛下赐刊一字,足以~。”【词语价等连城】

  • 狂监

    同“狂吟老监”。宋王之望《鹧鸪天.台州倚江亭》词:“谪仙狂监从来识,七步初看子建诗。”

  • 道心惟微

    见〔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〕。主谓 发于义理之心是很细微的。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人心惟危,~;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。”△用于道义方面。

  • 先人后己

    《礼记.坊记》:“君子贵人而贱己,先人而后己,则民作让。”后因以“先人后己”指优先考虑他人的利益。《后汉书.曹世叔妻》:“谦谦恭恭,先人后己。有善莫名,有恶莫辞。”并列 先关心别人,后考虑自己。《礼记

  • 交梨火枣

    即交梨与火枣,道教称神仙所食的两种果品,即仙果。南朝梁陶弘景《真诰》:“玉醴金浆,交梨火枣,此则腾飞之药,不比于金丹也。”【词语交梨火枣】  成语:交梨火枣汉语大词典:交梨火枣

  • 射影沙虫

    源见“含沙射影”。喻指阴谋中伤者。元王士熙《行路难》诗之一:“罥衣绊足竹刺短,潜形射影沙虫低。”

  • 热不因人

    源见“不因人热”。指不仰仗别人。陆曾沂《题亚子分湖旧隐图》诗之一:“热不因人怜赁庑,门曾临水忆悬弧。”

  • 九五之真

    源见“九五飞龙”。指帝王。太平天国洪仁玕《诛妖檄文》:“三七之妖运告终,九五之真人已出。”

  • 咄咄逼人

    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排调》:“〔桓玄与殷仲堪等〕次复作危语。桓曰:‘矛头淅米剑头炊。’……殷有一参军在坐,云:‘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。’殷曰:‘咄咄逼人。’仲堪眇目故也。”后因以“咄咄逼人”指

  • 宁饮建业水,不食武昌鱼

    建业:今南京市。 宁愿喝建业的水,也不吃武昌的鱼。 表示古人留恋建业,不乐武昌的思想情绪。语出《三国志.吴志.陆凯传》:“武昌土地,实危险而塉确,非王都安国养民之处,船舶则沉漂,陵居则峻危。且童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