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伯乐相马”。喻识才者的赏识荐举。北周庾信《谢滕王集序启》:“匠石回顾,朽材变于雕梁;孙阳一言,奔踶成于骏马。”
同“弄兵潢池”。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.滦阳续录二》:“猬锋螗斧,潢池盗弄何为哉!”中国近代史料丛刊《辛亥革命.清吏条陈》:“即此残民以逞,窃恐官力愈强,民心愈涣,潢池盗弄,谁为厉阶?”见“弄兵潢池”。
同“大笑绝缨”。清唐孙华《次韵酬吴振西》:“谈笑不须论博局,诙谐一住绝冠缨。”
《礼记.大学》:“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……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”本为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省称。后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
同“天汉浮槎”。清何绍基《梅根居士初度日即事作》诗:“六十四龄犹童娃,月前快泛天河槎。”
源见“春服舞雩”。指乐道遂志、高雅闲适的情趣。唐温庭筠《病中书怀呈友人》诗:“《白雪》调歌响,清风乐舞雩。”【词语舞雩】 汉语大词典:舞雩
《晋书.王羲之传》:“羲之幼讷于言,人未之奇。年十三,尝谒周?,?察而异之。时重牛心炙,坐客未噉,?先割啗羲之,于是始知名。”牛心炙即烤牛心,是上等食品。周?看到年幼的王羲之,感觉是位人才,日后大有前
源见“青鸟使”。指传信的使者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题画》:“望咫尺青天,那有个瑶池女使,偷递情笺?”偏正 瑶池,传说中西王母的居处;女使,指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青鸟。后以“瑶池女使”泛指传达消息的使者。清
参见:五里雾
同“幼妇辞”。唐唐彦谦《送樊琯司业归朝》诗:“齑辛寻幼妇,醴酒忆先王。”宋辛弃疾《贺新郎.又和三山雨中游西湖》词:“拟向诗人求幼妇,倩诸君,妙手皆谈马。”【词语幼妇】 汉语大词典:幼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