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路鬼揶揄

路鬼揶揄

同“鬼揶揄”。清张问陶《出守莱州九月二十日出都留别旧雨》诗之二:“凭他旧典翻新样,路鬼揶揄作郡人。”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“襄阳罗友”条注引 《晋阳秋》 曰:“友字它仁,襄阳人。少好学,不持节俭。性嗜酒,当其所遇,不择士庶。又好伺人祠,往乞余食,虽复营署垆肆,不以为羞。桓温常责之曰:‘君太不逮! 须食,何不就身求? 乃至于此!’友傲然不屑,答曰:‘就公乞食,今乃可得,明日已复无。’温大笑之。始仕荆州,后在温府。以家贫乞禄,温虽以才学遇之,而谓其诞肆,非治民才,许而不用。后同府人有得郡者,温为席起别,友至尤晚。问之,友答曰:‘民性饮道嗜味,昨奉教旨,乃是首旦出门,于中路逢一鬼,大见揶揄,云:“我只见汝送人作郡,何以不见人送汝作郡?”’民始怖终惭,回还以解,不觉成淹缓之罪。’温虽笑其滑稽,而心颇愧焉。”

【今译】 晋代罗友,为人好学,不拘小节,性好饮酒,只要遇上,不论什么人都可以同饮。又喜欢找别人要祭祀完的酒食吃,不以为羞耻。桓温常责备他:“你太不检点! 如果要吃喝,可以来找我,何必这样!”罗友不屑地回答:“向您要吃喝,今天可得,明天就又吃完了。”后来在桓温府中,因家贫想做官,而桓温认为他虽有学识,但性情放诞,不是作地方官的材料,因此尽管许诺但不任用。后来同府人有被任为郡守者,桓温设宴送行,罗友到的最晚。问他,罗友说:“我性好饮食,昨天奉您相召,今天一早就来,在半路遇见一鬼,极力揶揄我,他说:‘我只见你送别人作郡守,怎么不见别人送你作郡守?’我开始害怕转而羞惭,不觉来得迟了。”桓温虽笑他讲的滑稽,但心里也觉得对不起他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士人穷困淹蹇,求仕不成; 或指只作小官,失意潦倒。

【典形】 惭路鬼、鬼揶揄、路鬼揶揄、送人作郡、送人作太守、揶揄鬼、揶揄山鬼、小鬼揶揄、仕路揶揄。

【示例】

〔惭路鬼〕 唐·骆宾王《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》:“揶揄惭路鬼,憔悴切波臣。”

〔鬼揶揄〕 唐·白居易《东南行一百韵》:“时遭人指点,数被鬼揶揄。”

〔路鬼揶揄〕 清·王士禛《与董苍水等小饮》:“彭郎未奉一囊粟,路鬼揶揄甘冻饿。”

〔送人作郡〕 清·丘逢甲《珠江夜送啸桐之梧州》之二:“送人作郡鬼揶揄,同是当时旧酒徒。”

〔送人作太守〕 宋·苏轼《送吕希道知和州》:“年年送人作太守,坐受尘土堆胸肠。”

〔揶揄鬼〕 宋·张孝祥 《刘舍人》:“忽去忽来,固未免揶揄之鬼; 乍贤乍佞,独奈何萋斐之人。”

〔揶揄山鬼〕 清·杨潮观《快活山樵歌九转》:“也不见揶揄山鬼路逢迎,也不见禹王的神鼎。”


【词语路鬼揶揄】   汉语词典:路鬼揶揄

猜你喜欢

  • 任公钓

    《庄子.外物》:“任公子为大钩巨缁(巨缁,用黑色的帛丝做成的大绳),五十犗(音jiè,犍牛)以为饵,蹲乎会稽,投竿东海,旦旦而钓,期年不得鱼。已而大鱼食之,牵巨钩,錎没而下(錎,音xiàn,犹陷字),

  • 别后华表

    源见“辽东鹤”。慨叹世事变迁。宋张元幹《兰陵王.春恨》词:“怅别后华表,那回双鹤?”

  • 亡簪之哭

    参见:泣荆

  • 谢凤

    同“谢氏凤毛”。清侯方域《喜六兄举儿》诗:“村衍荀龙宅,人传谢凤诗。”

  • 生菩萨

    活菩萨,借以比喻年轻美貌的妇女。宋代王谠《唐语林》:“裴谈崇奉释氏,妻悍妬,谈畏如严君。尝谓:‘妻有可畏者三:少妙之时,视之如生菩萨,安有人不畏生菩萨?及儿女满前,视之如九子母,安有人不畏九子母?至五

  • 缁磷

    源见“磨而不磷,涅而不缁”。喻操守不坚贞。唐韦应物《寄令狐侍郎》诗:“宠辱良未定,君子岂缁磷。”【词语缁磷】   汉语大词典:缁磷

  • 下蔡倡

    借指美貌女妓。唐李商隐《夜思》诗:“古有阳台梦,今多下蔡倡。” 参见:○东墙窥宋

  • 乌焉成马

    《周礼.天官.缝人》“丧,缝棺饰焉”汉郑玄注:“故书焉为马,杜子春云‘当为焉’。”乌、焉、马三字字形相似。后因以“乌焉成马”指文字经传抄造成讹误。清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四:“予意黄鹤楼即黄鹄矶,后人讹

  • 见其进,未见其止

    见〔吾见其进,未见其止〕。

  • 人无害虎心,虎有伤人意

    见〔人无害虎心,虎无伤人意〕。其他 人没有伤害老虎的心,但老虎却有伤害人的意。比喻防人之心不能没有。元·无名氏《连环计》4折:“你有心,他无意。~。”△多指社会的复杂情况。→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