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躯不赀

躯不赀

躯:身体,指生命。不赀(zī资):不可计算估量。躯不赀:即“不赀之躯”的倒文,意为十分宝贵的生命。语出自《汉书·盖宽饶传》。西汉大臣盖宽饶在汉宣帝朝任司隶校尉(负责监察举报首都长安及附近地区各级官吏的官)。他为人刚强耿直,志节很高尚,一心奉公执法。他家境贫寒,每月俸禄几千钱,常拿出一半送给敢于揭发官吏恶行,为自己当耳目的官吏和百姓。他身为高官,儿子却步行到北方边境去守边服役,就是这样公正廉洁。但盖宽饶却生性峻峭刻薄,喜欢陷害别人,搞得朝廷里人人都怨恨他。太子庶子(太子属官)王生赞赏盖宽饶的志节,但却否定他这种树敌过多的做法。王生写信劝他说:“您这种做法不是用来树立名声、保全生命的方法。用自己宝贵无比的生命去冒风险,这是我为您感到痛心的。君子正立直行,但在遭遇时变时,暂时纡曲回避一下,本来的志向也不会屈服的。《诗经·大雅》说:‘明哲保身,’就是这个意思。我这些话,请您考虑,决定吧!”但是盖宽饶没有采纳。最后盖宽饶因遭诬陷而被迫自杀,人们没有不悲怜他的。后以“躯不赀”为典,言生命至为宝贵,劝人多加珍重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77《盖宽饶传》3245、3246、3248页:“宽饶为人刚直高节,志在奉公。家贫,奉钱月数千,半以给吏民为耳目言事者。身为司隶,子常步行自戍北边,公廉如此。然深刻喜陷害人,在位及贵戚人与为怨。”“太子庶子王生高宽饶节,而非其如此,予书曰:‘……非所以扬令名全寿命者也。……用不訾之躯,临不测之险,窃为君痛之。夫君子直而不挺,曲而不诎(通“屈”)。《大雅》云: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。狂夫之言,圣人择焉。唯裁省览。’宽饶不纳其言。”“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,众莫不怜之”。

【例句】:

唐·韩愈《寄崔二十六立之》:“况又婴疹疾,宁保躯不赀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管窥豹

    同“管中窥豹”。清赵翼《题陈东浦藩伯敦拙堂诗集》诗:“旷代有东浦,孤诣戛独造。渊源溯雅骚,根柢本忠孝。读书破万卷,陋彼管窥豹。”

  • 善卷

    上古时候的隐士。《庄子.让王》:“舜以天下让善卷。善卷曰:‘余立于宇宙之中,冬日衣皮毛,夏日衣葛絺。春耕种,形足以劳动;秋收敛,身足以休息。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逍遥于天地之间,而心意自得,吾何以天下为

  • 嘲小草

    源见“出山小草”。讽刺隐而复出者。宋陆游《岁暮感怀以馀年谅无几休日怆己迫为韵》之五:“当时嘲小草,虽戏实中理。”

  • 在上

    《书.吕刑》:“穆穆在上,明明在下。”孔颖达疏:“言尧躬行敬敬之道在于上位。”后以“在上”尊称帝王。唐 郑万钧《大唐故代国长公主碑》:“翌日,敕使来问,〔公主〕口自附奏:‘在上千万珍重。’”【词语在上

  • 贡禹冠

    源见“弹冠相庆”。比喻希望得到友人的提携。唐罗隐《酬高崇节》:“犹赖君相勉,殷勤贡禹冠。”

  • 握蛇骑虎

    手握着蛇、骑在虎上。比喻处身于危险境地。本是北魏元勰对人处境的形容。元勰,字彦和,献文帝的儿子,自小聪慧好学,读书常夜以继日,封彭城王,拜侍中,参与军国大政,颇得信重。高祖曾握着他的手说:“三国时二曹

  • 怒发冲冠

    指蔺(lìn躏)相如看见秦国昭王没有给赵国十五城交换和氏玉璧的诚意,气愤得头发直竖,冲顶起了帽子。后以此典形容气愤到极点。当时,秦国昭王坐在离宫章台(今陕西西安市西北)上接见蔺相如,蔺相如捧着玉璧献给

  • 散木

    《庄子.人间世》:“匠石之齐,至乎曲辕,见栎社树……匠伯不顾,遂行不辍。弟子厌观之,走及匠石,曰:‘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,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。先生行,不肯视,何耶?’曰:‘已矣,勿言之矣!散木也!以为舟

  • 一尘

    5 ① 一粒微尘。比喻细微的事物。南朝宋鲍照《野鹅赋》:“虽陋生于万物,若沙漠之一尘。”【词语一尘】   汉语大词典:一尘

  • 澡身浴德

    澡身:清洁身体不使沾染污浊;浴德:沐浴于德,以德自清。比喻砥砺志行,使身心纯洁清白。《礼记.儒行》:“儒有澡身而浴德,陈言而伏,静而正之,上勿如也。”并列 澡、浴,洗。修养身心,追求高尚品德。语本《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