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辞玉辇

辞玉辇

同“班妾辞辇”。明高启《班婕妤》诗:“莫忌争新宠,曾辞玉辇同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尸鸠之仁

    见“尸鸠之平”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任城威王彰传》:“七子均养者,~也。”【词语尸鸠之仁】  成语:尸鸠之仁汉语大词典:尸鸠之仁

  • 流麦士

    源见“高凤漂麦”。嘲称书呆子。宋苏轼《送公为游淮南》诗:“读书莫学流麦士,挟策莫比亡羊人。”

  • 桃李不言,下自成行

    同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。晋潘岳《太宰鲁武公诔》: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行;德之休明,没能弥彰。”见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。晋·潘岳《太宰鲁武公诔》:“~;德之休明,没能弥彰。”【词语桃李不言,下自成行】

  • 短绠汲深

    同“绠短汲深”。唐严挺之《大智禅师碑铭》序:“顾才不称物,短绠汲深。”主谓 太短的绳子不能汲取深井中的水,比喻人学识浅陋,不明深理,或不胜重任。《管子》:“短绠不可以汲深井,知鲜不可以与圣人言。”《荀

  • 今是昨非

    《淮南子.原道》“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”。晋.陶渊明《归去来辞》:“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者之可追。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。”“今是昨非”是陶潜从出仕到归隐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思想变化。他认为做官是

  • 什袭收藏

    同“什袭珍藏”。清赵翼《秦良玉锦袍歌》:“盥手开缄时一恸,什袭收藏付后人。”

  • 祭神如神在

    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。 旧时形容祭神时的虔敬心理。语出《论语.八佾》:“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。”《三国志.魏志.武帝纪》裴松之注引《魏书》:“又临祭就洗,以手拟水而不盥。夫盥以洁为敬。未闻拟而不盥之礼,

  • 青海骢

    《北史.吐谷浑传》:“青海周回千余里,海内有小山。每冬冰合后,以良牝马置此山,至来春收之,马皆有孕,所生得驹,号为龙种,必多骏异。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,放入海,因生骢驹,能日行千里,世传青海骢者也。”后

  • 越甲鸣君情共愤

    源见“车右伏剑”。谓忠君爱国。陈玉树《乙未夏拟李义山〈重有感〉》诗:“越甲鸣君情共愤,百蛮终献吉光裘。”

  • 角牙

    源见“雀角鼠牙”。比喻陷害别人的手段。《新唐书.朱敬则传》:“去萋斐之角牙,顿奸险之芒刃,塞罗织之妄源,扫朋党之险迹。”【词语角牙】   汉语大词典:角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