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望之喜
见“大喜过望”。
见“大喜过望”。
表示往事杳然,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语出唐.杜牧《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》:“恨如春草多,事与孤鸿去。”宋.周邦彦《瑞龙吟》:“知谁伴,名园露饮,东城闲步,事与孤鸿去。”
源见“束缊请火”。指推荐贤士的人。唐杜牧《寄崔钧》诗:“自惭扫门士,谁为乞火人?”【词语乞火人】 汉语大词典:乞火人
同“顺天应人”。唐韩愈《进〈顺宗皇帝实录〉表状》:“及嗣守大位,行其所闻,顺天应人,传授圣嗣。”见“顺天应人”。唐·韩愈《进〈顺宗皇帝实录〉表状》:“及嗣守大位,行其所闻,~,传授圣嗣。”【词语顺天从
源见“石崇斗奢”。形容豪奢癫狂。《儿女英雄传》三八回:“驮来薏苡冤难雪,击碎珊瑚酒未寒。”【词语击碎珊瑚】 汉语大词典:击碎珊瑚
源见“膻行”。谓德行令人仰慕。唐白居易《祭李侍郎文》:“呜呼!代重名义,公能佩服;德润行膻,温温郁郁;凡向善者,如蚁慕肉。”唐黄滔《莆山灵岩寺碑铭》:“山灵之感,行膻之慕。投金执斫,匪招匪劝。”【词语
源见“洧外”。谓男女结成恩爱之情。明徐渭《握锥郎》诗:“投桃或可求连理,赠药安知不洧津。”【词语洧津】 汉语大词典:洧津
西晋.陈寿撰《三国志.魏书.王粲传》:“献帝西迁,粲徙长安,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。时邕才学显著,贵重朝廷,常车骑填巷,宾客盈坐。闻粲在门,倒屣(音xǐ,鞋)迎之。粲至,年既幼弱,容状短小,一坐尽惊。邕
源见“圯桥进履”。指张良圯桥得黄石公传授的兵法事。清吴伟业《库公山》诗:“恨杀圯桥多授受,斗蛇刘 项至今来。”
旧题周.尹文《尹文子》:“尧为天子,衣不重帛,食不兼味。土阶三尺,茅茨不剪。”(据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九六引)传说尧帝居住的是茅草房,台阶也是以土筑成的。后用为咏帝王生活俭朴之典。唐.褚载《长城》诗:“焉
见“老蚌生珠”。明·无名氏《四贤记·挑斗》:“病心头,厌吃珍馐,渐觉罗裙带短,绣襖襟兜,愧杀我~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