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述而不作

述而不作

论语.述而》:“子曰: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窃比我于老彭。”朱熹注:“述,传旧而已;作,则创始也。”述:即阐述前人学说。作:著文、创作。“述而不作”,意谓只是阐述前人成说,自己并无创见。清.朱彝尊《刘永之传》:“其自称曰: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夫岂以其圣而傲当世哉。”


述补 述,陈述。作,创作。只陈述前人之见,自己不发挥创新。语出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曰: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。”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·后贤志》:“善志者,~;序事者,实而不华。”△褒义。用于赞扬尊重前人的人士。→厚古薄今 ↔厚今薄古


【词语述而不作】  成语:述而不作汉语词典:述而不作

猜你喜欢

  • 美盛德之形容

    形容:表现,体现。 赞美盛德的表现。 古代指“颂”这种文体的写作目的。语出《文选.卜商〈诗序〉》:“颂者,美盛德之形容。”宋.田锡《籍田颂并序》:“因侍耕而献颂,用庆升平。美盛德之形容,纪皇猷之万

  • 谕蜀书

    同“谕蜀文”。明 张舍《己亥秋月寄杨升庵》诗:“登楼莫作依刘赋,奉使曾传谕蜀书。”【词语谕蜀书】   汉语大词典:谕蜀书

  • 月攘

    源见“攘鸡”。比喻容忍错误,借口逐步改正。宋朱熹《答蔡季通书》:“不若从此痛自断绝……不必更为月攘之计,以俟来年。”梁启超《新民说》十八节:“谓兹小节耳,操之何太急。谓是戒将来,今且月攘一。”【词语月

  • 让枣推梨

    推:推让。指兄弟之间礼让。旧时常用来宣扬弟顺从、尊敬兄长的悌道。王泰,字仲通,梁朝人,少好学,手抄书二千多卷。梁武帝时任中书侍郎,掌管吏部,量才取官,天下人都称他公正。后升为吏部尚书,为士人所望。王泰

  • 如风过耳

    同“秋风过耳”。《南齐书.庐陵王子卿传》:“吾日冀汝美,勿得敕如风过耳。”见“东风吹马耳”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22:“把好言语~,一毫不理,只依着自己性子行去不改。”【词语如风过耳】  成语:如风过耳

  • 淮阴一饭恩

    源见“一饭千金”。谓穷途受恩。明屠隆《綵毫记.远谪夜郎》:“脱骖永念千秋义,岂止淮阴一饭恩?”

  • 湖海沉雄

    源见“元龙高卧”。谓湖海豪侠之气。宋高似孙《木兰花慢》词:“故人好在,莫生平、豪气减元龙。梦到琅玡台上,依然湖海沉雄。”

  • 画龙飞去

    源见“画龙点睛”。形容书画极传神。明 高君《慧聚寺次张祐韵》:“画龙飞去久,空掩殿堂门。”

  • 朱方负樵

    源见“买臣采樵”。谓志士尚处贫困。唐韦应物《沣上西斋寄诸友》诗:“等陶辞小秩,效朱方负樵。”

  • 曹社

    参见:曹社之谋【词语曹社】   汉语大词典:曹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