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铁锁沉江

铁锁沉江

晋书.王濬传》载:王濬字士治,弘农人(弘农是汉时设立的郡名,故城在今河南灵宝县南),官至益州刺史。晋武帝(司马炎)谋伐吴,以濬为龙骧将军,修舟舰,准备进攻。

“太康元年(公元二八〇年)正月,濬发自成都,率巴东监军、广武将军唐彬攻吴丹杨,克之,擒其丹杨监盛纪。吴人于江险碛(碛音qì,浅水中的沙石)要害之处,并以铁锁横截之,又作铁锥长丈馀,暗置江中,以逆拒船。先是,羊祜(武帝时为尚书右仆射,都督荆州诸军事)获吴间谍,具知情况。濬乃作大筏数十,亦方百馀步,缚草为人,被甲持仗,令善水者以筏先行,筏遇铁锥,锥辄著筏去。又作火炬,长十馀丈,大数十围,灌以麻油,在船前,遇锁,燃炬烧之,须臾,融液断绝,于是船无所碍。”

王濬自长江顺流而下,吴军望风披靡。吴主孙皓乃备亡国之礼,面缚舆榇(把棺材放到车上,表示有死罪)而降。

“铁锁沉江”就是王濬攻破吴人长江设防,从而东灭孙吴的典故。唐刘禹锡《西塞山怀古》诗:“王濬楼船下益州,金陵王气黯然收。千寻(古制八尺为寻)铁锁沉江底,一片降幡出石头……”清孔尚任《桃花扇》第三十二出《拜坛》:“〔普天乐〕非是俺魂惊怕,怎当得百万精兵从空下,顷刻把城阙攻打,全赁铁锁断长江,拉开强弩招架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晋书·王濬传》:“太康元年正月,濬发自成都,率巴东监军、广武将军唐彬攻吴丹杨,克之,擒其丹杨监盛纪。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,并以铁锁横截之,又作铁锥长丈余,暗置江中,以逆距船。先是羊祜获吴间谍,具知情状。濬乃作大筏数十,亦方百余步,缚草为人,被甲持杖,令善水者以筏先行,筏遇铁锥,锥辄著筏去。又作火炬,长十余丈,大数十围,灌以麻油,在船前,遇锁,然炬烧之,须臾,融液断绝,于是船无所碍。”

【今译】 西晋太康元年,龙骧将军王濬在蜀地建造楼船大舰,从成都发兵,沿长江顺流而下伐吴,一直攻到丹杨。吴人在长江中要害之处横拦铁锁链,并在江中放置大铁锥,以阻挡王濬船舰。王濬于是造了几十只大木筏,上面绑着草人,让会水的军士驾着行驶在船队前头,木筏遇到铁锥,就将锥带走。又作了长十几丈的大火把,灌上麻油,放在船前,点燃烧断锁链,使船队顺利通过。船队直抵石头 (今南京),吴主孙皓投降,吴亡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感慨朝代兴亡的吊古之情。多用以咏江南史事。

【典形】 连江锁、龙骧下三蜀、楼船来蜀国、楼船铁锁、千寻锁、千寻铁锁、铁锁、铁锁沉江、铁锁沉天堑、铁锁横江、铁锁千寻、王濬楼船、益部龙骧、龙骧万斛、铁锁楼船、晋龙骧、徒横铁锁。【示例】

〔连江锁〕 清·王又旦 《晓渡望鄂州》:“星动连江锁,旌高隔岸楼。”

〔龙骧下三蜀〕 唐·李白 《司马将军歌》:“我见楼船壮心目,颇似龙骧下三蜀。”

〔楼船来蜀国〕 清·徐夔《江东》:“已见楼船来蜀国,岂容帝座设南方。”

〔楼船铁锁〕 清·曹贞吉 《贺新凉》:“当年处仲东来后,断江流楼船铁锁,落星如斗。”

〔千寻锁〕 宋·范成大《望金陵行阙》:“太平不用千寻锁,静听西城打夜涛。”

〔千寻铁锁〕 宋·陆游《叙州》之三:“千寻铁锁还堪恨,空锁长江不锁愁。”

〔铁锁沉江〕 清·孙致弥《咏史次王韵右先生韵》:“铜驼泣露飞鸣镝,铁锁沉江渡战船。”

〔铁锁沉天堑〕 清·何焯《金陵怀古》:“并无铁锁沉天堑,遽见金舆出石城。”

〔铁锁横江〕 宋·朱敦儒《水龙吟》:“铁锁横江,锦帆冲浪,孙郎良苦。”

〔铁锁千寻〕 元·吴莱《风雨渡扬子江》:“锦帆十里徒映空,铁锁千寻竟然炬。”

〔王濬楼船〕 唐·刘禹锡《西塞山怀古》:“王濬楼船下益州,金陵王气黯然收。”

〔益部龙骧〕 清·吴伟业《八风诗·西风》:“可堪益部龙骧鼓,猎猎牙旗指石头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斧柯

    源见“执柯”。称媒人。明朱鼎《玉镜台记.议婚》:“润玉年已及笄,要觅一婿,斧柯之任,相属何如?”《好逑传》八回:“在台兄处事,毫不沾滞,固君子之用心;在我学生旁观,若不成全,亦斧柯之大罪。”【词语斧柯

  • 金母

    南朝 梁陶弘景《真诰.甄命授》:“昔汉初,有四五小儿路上画地戏。一儿歌曰:‘著青裙,入天门,揖金母,拜木公’……所谓金母者,西王母也。”又《云笈七签》卷一一四:“西王母者,九灵 太妙龟山 金母也。”后

  • 言瑞

    《左传.襄公九年》:“信者,言之瑞也。”后以“言瑞”谓守信之言。唐李商隐《为安平公兖州奏杜胜等四人充判官状》:“右件官文囿驰声,宾阶擅美,口含言瑞,身出礼门。”【词语言瑞】   汉语大词典:言瑞

  • 抱残守缺

    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。原指好古的人泥古守旧。抱:本作保。《汉书.刘歆传》:“犹欲保残守缺,族恐见破之私意,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。”现多用以比喻思想保守,不肯接受新事物。见“保残守缺”。张贤亮《小说

  • 添蛇足

    源见“画蛇添足”。指多此一举。《三国演义》一一〇回:“成功不必添蛇足,讨贼犹思奋虎威。”明徐渭《论中五》:“多此者,添蛇足也;不及此者,断鹤足也;而昧此而妄作者,貂不足也。”【词语添蛇足】   汉语大

  • 裹尸马革

    源见“马革裹尸”。谓忠勇无畏,效死沙场。宋陆游《陇头水》诗:“男儿堕地志四方,裹尸马革固其常。”清孙义钧《前定海行》:“裹尸马革壮夫心,囊骨鸱夷忠勇节。”见“马革裹尸”。宋·陆游《陇头水》诗:“男儿堕

  • 棘生殿

    《晋书.艺术传.佛图澄传》:“佛图澄,天竺人也。本姓帛氏。少学道,妙通玄术。”“季龙大享群臣于太武前殿,澄吟曰:‘殿乎!殿乎!棘子成林,将坏人衣。’季龙令发殿石下视之,有棘生焉。冉闵小字棘奴。”《晋书

  • 英雄入彀

    《庄子.德充符》:“游于羿之彀中。”成玄英疏:“其矢所及,谓之彀中。”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.述进士上篇》:“文皇帝(指唐太宗)修文偃武,天赞神授,尝私幸端门,见新进士缀行而出,喜曰:‘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

  • 狂斐

    《论语.公冶长》:“子在陈,曰:‘归与!归与!吾党之小子狂简,斐然成章,不知所以裁之。’”朱熹集注:“狂简,志大而略于事也。斐,文貌。成章,言文理成就,有可观者。”后以“狂斐”谓文意高远,文采斐然。宋

  • 构堂

    源见“肯堂肯构”。喻先人的基业。《旧唐书.高宗纪赞》:“伏戎于寝,构堂终坠。自蕴祸胎,邦家殄瘁。”【词语构堂】   汉语大词典:构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