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闻名不如见面

闻名不如见面

闻:听到。听到他的名声不如见到他本人。常用来表示仰慕。《北史·列女传》记载,清河(今河北清河)人房爱亲之妻崔氏,性情严明,并且历览群书。她还亲自教授两个儿子景伯、景光《九经》,使他们都成为当时的名士。景伯当上了清河太守,每有疑案,常先请教崔氏。有个贝丘(今山东博兴东南)人,不孝其母,官吏打算治他的罪。景伯很为此事悲伤,便告诉了崔氏。崔氏说:“我听说‘只听到一个人的名声不如见上那人一面’,那个人因知识低下,不知礼法,何必责罚他呢!只需把他的母亲叫来,我和她同住,让她的儿子在你的左右,让他看看你是如何侍奉我的,也许他能自己改正。”果然,那个人以后成为孝子。

【出典】:

北史·列女传·房爱亲妻崔氏》卷91,2998页:“贝丘人列子不孝,吏欲案之,景伯为之悲伤,入白其母。母曰:‘吾闻闻名不如见面,小人未见礼教,何足责哉!但呼其母来,吾与之同居,其子置汝左右,令其见汝事吾,或应自改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红楼梦》63回:“岫烟听了宝玉这话,且只管用眼上下细细打量了半日,方笑道:怪道俗语说的‘闻名不如见面’”。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43回:“且说当时区奉仁拿他端详了一回,方才想起从前有人提过他是前任制台的寄外孙婿。闻名不如见面,怎么今天也会弄到这个样子。”


其他只听到名声不如见到他的面。指只有亲眼目睹才能有深入了解。语出《北史·列女传·房爱亲妻崔氏传》:“母曰:吾闻‘闻名不如见面’,小人未见礼教,何足责哉!”《官场现行记》27回:“老兄真是个爽快人,~。”△多用作见面时表示仰慕的话。→百闻不如一见


【词语闻名不如见面】  成语:闻名不如见面汉语词典:闻名不如见面

猜你喜欢

  • 艾怨

    《孟子.万章上》:“太甲颠覆汤之典刑,伊尹放之于桐。三年,太甲悔过,自怨自艾,于桐处仁迁义。”后因用“艾怨”泛指悔恨、埋怨。张洁《沉重的翅膀》十二:“〔万群〕生硬和冰冷后面,是方文煊几乎可以触摸到的浓

  • 老骥负车

    源见“骥伏盐车”。喻才能遭受抑制。清 丘逢甲《岁暮杂感》诗之八:“老骥负车鸣折坂,饥鹰驱雀下平芜。”

  • 涸鲋得水

    源见“涸辙之鲋”。比喻绝处逢生,有所凭借。梁启超《意大利建国三杰传》六节:“虽然,以当时久困地狱,渴望天日之意大利人,骤闻此语,殆如涸鲋得水,笼鸟脱樊,且距且跃,且汗且喘。”见“涸鱼得水”。梁启超《意

  • 耕田而食,凿井而饮

    见〔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〕。

  • 无雁

    唐.宋之问《始过岭》诗:“阳月南飞雁,传闻至此回。”传说大雁南飞不过大庾岭。岭南无雁,就不会因雁回而勾起客愁。因以“无雁”为客中无愁的典故。清.赵执信《度大庾岭咏古》诗:“无雁能裁迁客悲,重关不隔降王

  • 乌骓不逝

    源见“虞歌诀别”。慨叹英雄末路,无可奈何,心情悲凉,遗恨无穷。元白朴《秋色横空.赋虞美人草》曲:“当时夜闻楚歌,叹乌骓不逝,恨满山河。”

  • 庾郎韭

    同“庾郎鲑菜”。清孙枝蔚《蔬枰诗》:“何如庾郎韭,一味不言少。”

  • 赁庑作客

    源见“梁鸿赁庑”。指隐居。周伟《题亚子分湖归隐图》诗:“赁庑作客十七年,方与斯湖暂别耳。”

  • 尺璧分光

    源见“禹惜寸阴”。表示对时光的珍视。宋黄庭坚《送杨瓘雁门省亲》诗之二:“旨甘君有妇,尺璧爱分光。”

  • 东阳瘦

    同“东阳销瘦”。清纳兰性德《采桑子.又塞上咏雪花》词:“谁怜辛苦东阳瘦,也为春慵,不及芙蓉,一片幽情冷处浓。”【词语东阳瘦】   汉语大词典:东阳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