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理寺的别称。大理寺是掌刑法之官。传说古代听讼断狱都在槐树棘木之下,因此称司法机关为“槐宫棘寺。”《旧唐书.刑法志》:“古者断狱,必讯于三槐九棘之官。”宋代祝穆《事文类聚》:“大理称棘寺,卿为棘卿。”
同“哭笋”。鲁迅《坟.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》:“况在将来,迷信破了,便没有哭竹、卧冰。”【词语哭竹】 汉语大词典:哭竹
圣人:旧指品格最高尚、智慧最高超的人。 即使是圣人对问题经过缜密考虑,也还会出现差错。语出《晏子春秋.内篇杂下》:“圣人千虑,必有一失。”清.李渔《闲情偶寄.词曲部.结构第一》:“乌知圣人千虑,必有
舄(xì戏):大。此处用于人名。越:国名。都会稽(今浙江绍兴),疆域在今江苏东南、安徽南、江西东部。吟(yín银):口出的声音。此典指越人庄舄在楚国(都郢,今湖北江陵西北)做大官,病中哼出的还是越国的
即春旛,幡胜,“胜”是古代妇女的首饰。春胜是旧时立春戴的。唐代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:“立春日,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旛,或悬于佳人之首,或缀于花下,又剪为春蝶、春钱、春胜以戏之。”宋代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:
同“牍背千金”。清钱谦益《洮河石砚歌》:“岂知飞檄磨厓手,牍背相随狱吏书。”【词语牍背】 汉语大词典:牍背
春秋:古代史书名。相传为孔子所作。 原意是说古代圣王采诗以观民风。后来此事被废止,诗也就没有了。于是孔子作《春秋》,以寓善恶褒贬之义。语出《孟子.离娄下》:“王者之迹熄而《诗》亡,《诗》亡然后《春秋
《汉书.武帝纪》:“〔元封元年〕春正月,〔武帝〕行幸缑氏……翌日亲登嵩高,御史乘属、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。”后因以“嵩岳三呼”为典,表示对帝王祝颂。宋姚述尧《减字木兰花.圣节鼓子词》词:“嵩岳三呼
髻( ㄐㄧˋ jì ):挽束在头顶的头发。鬟( ㄏㄨㄢˊ huán ):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髻。 高耸的发髻配着满身宫妆。 形容妇女妆饰入时。语出唐.刘禹锡《赠李司空妓》:“高髻云鬟宫样妆,春风一
同“五侯鲭”。宋赵以夫《念奴娇.寒食野涉并怀孙季蕃》词:“重门翠锁,笑侯鲭断绝,又逢寒食。”【词语侯鲭】 汉语大词典:侯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