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雨旸时若

雨旸时若

《书.洪范》:“曰肃,时雨若;曰乂,时旸若。”后以“雨旸时若”谓气候调和,晴雨适时。元马致远《荐福碑》二折:“雨旸时若在仁君,鼎鼐调和有大臣。”


主谓 旸,出太阳;时,及时、适时;若,句末助词,无义。下雨天晴都合时。语本《尚书·洪范》:“曰肃,时雨若;曰乂,时旸若。”清·薛福成《代李伯相再答朝鲜国相李裕元书》:“所幸入夏以来,~。”△褒义。用于指气候调和。→风调雨顺


【词语雨旸时若】  成语:雨旸时若汉语词典:雨旸时若

猜你喜欢

  • 鼍梁

    源见“鼋梁”。指帝王的行驾。唐杨炯《右将军魏哲神道碑》:“驾鼍梁于圣海,秦皇息鞭石之威;泛鼇钓于仙洲,愚叟罢移山之力。”【词语鼍梁】   汉语大词典:鼍梁

  • 倚马才

    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:“桓宣武(桓温)北征,袁虎(袁宏,小字虎)时从,被责免官。会须露布文,唤袁倚马前令作,手不辍笔,俄得七纸,绝可观。东亭(王殉)在侧,极叹其才。”晋.袁宏为桓温起草文告,倚马挥笔,顷

  • 揶揄山鬼

    同“揶揄黠鬼”。清 杨潮观《快活山樵歌九转》:“也不见揶揄山鬼路逢迎,也不见禹王的神鼎。”【词语揶揄山鬼】   汉语大词典:揶揄山鬼

  • 射雕手

    《史记.李将军列传》:“匈奴大入上郡,天子使中贵人(朝廷中的幸贵者,不著姓名)从广勒习兵击匈奴。中贵人将骑数十纵(纵,放纵驰骋),见匈奴三人,与战。三人还(转)射,伤中贵人,杀其骑且尽。中贵人走广。广

  • 啮指

    同“啮指之思”。清顾炎武《与李湘北书》:“但此君母老且病,独子无依……路隔三千,难通啮指。”【词语啮指】   汉语大词典:啮指

  • 伻图

    《书.洛诰》:“伻来,以图及献卜。”谓遣人绘图。宋张士逊《忆越州》诗之一:“霜缣若得一千幅,伻图何必乘兰舠。”引申为规划。宋周煇《清波杂志》卷三:“建康创建府治,石林委府僚伻图再三,不叶意。”【词语伻

  • 餐薇

    源见“采薇”。谓宁死不屈节。清 洪炳文《悬嶴猿.展墓》:“孤臣自抱餐薇志,节士同坚蹈海心。”【词语餐薇】   汉语大词典:餐薇

  • 鲂鱼赬尾,王室如毁

    鲂( ㄈㄤˊ fáng )鱼:鱼名。似鳊鱼,银灰色。赬( ㄔㄥ chēng )尾:赤色尾巴。传说鱼劳累了尾巴由白变红。王室:指周王朝。如毁:如火焚一样。 鲂鱼尾红似火烧,周王室也如火烧毁。 形

  • 棠树政

    源见“召公棠”。喻惠政。唐许浑《郡斋夜坐寄旧乡二侄》诗:“三月已乖棠树政,三年空负竹林期。”【词语棠树政】   汉语大词典:棠树政

  • 两虎共斗

    见“两虎相斗”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今~,其势不俱生,吾所以为此者,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。”【词语两虎共斗】  成语:两虎共斗汉语大词典:两虎共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