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后汉书.祭遵传》:“祭遵字弟孙,颍川颍阳人也。……初,丰(涿郡太守张丰)好方术,有道士言丰当为天子,以五彩囊裹石系丰肘,云石中有玉玺。丰信之,遂反。既执(捉,逮捕)当斩,犹曰:‘肘石有玉玺。’遵为椎
汉牟融《理惑论》:“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,伏食如故,非牛不闻,不合其耳矣。”后以“对牛弹琴”形容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。亦用为笑人说话不择对象。《五灯会元.惟简禅师》:“问:‘开口即失,闭口即丧,
同“瞠乎其后”。严复《论教育书》:“况彼中凭借先业,岁有异而月更新,学者蕲免瞠后之忧。”【词语瞠后】 汉语大词典:瞠后
源见“得鱼忘荃”。表示丢失根本。《宋书.婆黎国传》:“有白学先生,以为中国圣人,经纶百世,其德弘矣,智周万变,天人之理尽矣,道无隐旨,教罔遗筌,聪睿迪哲,何负于殊论哉!”【词语遗筌】 汉语大词典:
源见“当路”。有权势居要位的人。三国 魏阮籍《咏怀》诗之十四:“如何当路子,磬折忘所归。”唐杜甫《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》诗:“叹息当路子,干戈尚纵横。”清严允肇《哀淮人》诗:“寄语当路子,闭籴非良谋。
形容遇事要再三考虑,反复研究之后才采取行动。春秋时期,鲁国大夫季文子,遇事总要反复考虑多次才行动。孔子听见后说,想两次也就可以了。【出典】: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子闻之,曰:‘再,斯可
源见“相濡以沫”。借指身陷困境的苟延残喘者。唐骆宾王《上兖州崔长史启》:“分其斗水,济濡沫之枯鳞;惠以馀光,照孀栖之寒女。”
源见“鲛人泣珠”。指传说中鲛人流泪成珠,送给主人。唐刘禹锡《武陵书怀五十韵》:“湘灵悲鼓瑟,泉客泣酬恩。”
源见“鸿爪雪泥”。形容人生四处飘泊。清徐乾学《叠韵答学山侄》:“东西鸿爪皆空点,今古蛾眉不易防。”
同“玉山倾倒”。唐李端《送黎少府赴阳翟》诗:“玉山那惜醉,金谷已无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