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青紫拾芥

青紫拾芥

青紫:汉朝官制规定:丞相、太尉佩金印紫授,御史大夫佩银印青授,皆属级别最高的官位,后以“青紫”指代高官尊位。拾芥:拾取地上的草芥,比喻轻易得到。夏侯胜字长公,东平(今山东东平东)人,官长信少府、太子太傅。他在讲授经术时,常告诫门生:“文人必须学通儒家经术,这样做高官就像弯腰拾取小草一样容易。学得不好,就不如回家去种地。”后以此典咏因才学贯通而易得官位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75《夏侯胜传》3159页:“始,(夏侯)胜每讲授,常谓诸生曰:‘士病不明经术;经术苟明,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。学经不明,不如归耕。”颜师古注曰:“地芥谓草芥之横在地上者。俯而拾之,言其易而必得也。青紫,卿大夫之服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梁·任昉《天监三年策秀才文》:“辎軿青紫,如拾地芥,而惰游废业,十室而九。”南梁·王僧孺《答江琰书》:“献书尽先贤之德,作颂罄前皇之美,岂不俯拾青紫,坐享大夫?” 隋·卢思道《北齐兴亡论》:“取晋阳如拾芥。” 唐·骆宾王《叙寄员半千》:“钓名劳拾紫,隐迹自谈玄。” 唐·高适《奉酬北海李太守》:“从此日闲放,焉能怀拾青。” 唐·孟郊《擢第后东归书怀》:“松萝虽可居,青紫终当拾。” 唐·沈既济《枕中记》:“吾尝志于学,富于游艺,自惟当年青紫可拾。” 宋·范成大《次韵知府王仲行》:“府公文章公,青紫拾芥取。” 明·高启《赠薛相士》:“公卿可俯拾,岂数尚书郎。” 清·唐孙华《国学进士题名碑》:“惟工帖括取青紫,常嗤月露空吟哦。” 清·赵翼《放歌行》:“少年鼻息冲云汉,唾手便思拾青紫。” 清·黄遵宪《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》:“宪也少年时,谓芥拾青紫。”


【词语青紫拾芥】  成语:青紫拾芥汉语词典:青紫拾芥

猜你喜欢

  • 齐奴

    源见“齐奴物”。指石崇。唐王涣《惆怅》诗之七:“齐奴不说平生事,忍看花枝谢玉楼。”【词语齐奴】   汉语大词典:齐奴

  • 念莼鲈

    源见“莼羹鲈脍”。谓思乡。宋李曾伯《八声甘州.癸丑生朝》词:“对西风,先自念莼鲈,又还月生西。叹平生霜露,而今都在,两鬓丝丝。”

  • 贰虞

    《诗.鲁颂.閟宫》:“无贰无虞。”孔颖达疏:“无有贰心,无有疑误。”后以“贰虞”谓疑忌,猜忌。邓之诚《清诗纪事初编.李世熊》:“虽鼠伏蝟缩,必疑为蛟变螭腾,彼此贰虞,便成矛盾。”【词语贰虞】   汉语

  • 臣弑其君,子弑其父

    弑( ㄕˋ shì ):古称臣子杀君父叫弑。 臣子杀死君主,儿子杀死父亲。 旧指乱世所发生的逆伦暴行。语出《易.坤文言》:“臣弑其君,子弑其父,非一朝一夕之故,其所由来者渐矣,由辨之不早辨也。”

  • 彩鸾配

    元.林坤《诚斋杂记》:“钟陵西山有游帷观,每至中秋,车马喧阗。大和末,有书生文箫往观,睹一姝(即吴彩鸾)甚妙。生意其神仙,植足不去。姝亦相盼。……乃与生下山归钟陵为夫妇。”唐文宗大和末年,书生文箫游西

  • 沉朱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六引《西京杂记》:“汉武修上林苑,群臣各献其果树,有合枝李、朱李、黄李、青房李、燕李、获李、沉朱李、浮素李。”后以“沉朱”指李。宋仲殊《西江月》词:“味过华林芳蒂,色兼阳井沉朱。”

  • 井底虾蟆

    同“井蛙”。虾蟆,青蛙和蟾蜍的统称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弹丝》:“妾阅人多矣,皆是井底虾蟆,未有中原麟凤。”【词语井底虾蟆】  成语:井底虾蟆汉语大词典:井底虾蟆

  • 重瞳

    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“太史公曰:‘吾闻之周生曰“舜目盖重瞳子”,又闻项羽亦重瞳子。羽岂其苗裔邪?何兴之暴也!’”《南史.沈约传》:“沈约左目重瞳,腰有紫痣。”重瞳,是说一目有双瞳孔。后因用为异人天相之

  • 於陵子灌园

    《史记.邹阳列传》:“於陵子仲辞三公,为人灌园”唐.司马贞《史记索隐》注引《孟子》云:“陈仲子,齐陈氏之族。兄为齐卿,仲子以为不义,乃适楚,居于於陵,自谓於陵子仲。楚王聘以为相,子仲遂夫妻相与逃,为人

  • 弄法舞文

    谓玩弄文字,曲解法律条文,以达到循私舞弊的目的。《朱子语类》卷八三:“圣人作《春秋》,正欲褒善贬恶,示万世不易之法,今乃忽用此说以诛人,未几又用此说以赏人,使天下后世皆求之而莫识其意,是乃后世弄法舞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