冒,冒犯,违犯;韪,(wěi伟),是,对。冒天下之大不韪,形容冒犯了人们所公认的道理。公元前712年,息国发兵进攻相邻的郑国,结果大败而归。左丘明评论说,息侯犯了五大错误,犯了这“五不韪”,却去攻打别
源见“渭滨垂钓”。指治邦安国之策。唐刘禹锡《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斐然继声》诗:“门承金铉鼎,家有玉璜韬。”
论:言论,主张。为博得官职,出卖自己的主张。后用以形容出卖原则,以求进身的卑鄙行为。范缜(事迹见“飘茵落溷”条)坚持无神论,反对佛教,作《神灭论》一书,触犯了以齐竟陵王萧子良为代表的达官显贵,萧子良派
同“昆明灰”。清 丘逢甲《答台中友人》诗:“归来谁与话酸辛,满目茫茫劫后尘。”
同“刻木当严亲”。南朝梁武帝《孝思赋》:“顾丁兰其何人……刻木母以供事,常朝夕而在傍。”
汉秦嘉《赠妇诗序》:“嘉为郡上掾(应为“计”),其妻徐淑,寝疾还家,不获面别,赠诗云尔。”《艺文类聚》卷三二引有秦嘉与妻书及其妻的答书。其《重报妻书》曰:“间得此镜,既明且好,形观文彩,世所希有,意甚
同“文园病”。清宋琬《书成伾岚年兄异梦卷》诗:“苕荣入梦事偏奇,萧瑟文园病渴时。”【词语文园病渴】 成语:文园病渴汉语大词典:文园病渴
《后汉书.循吏传序》:“其(光武帝)以手迹赐方国者,皆一札十行,细书成文。”后因以“十行”代指皇帝的手札或诏书。明张居正《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》:“伏以圣主中兴,九译戴同文之治;名王内附,十行承赐札之
《维摩诘经.入不二法门品》:“如我意者,于一切法无言无说,无示无识,离诸问答,是为入不二法门。”“不二法门”,原为佛家语。谓修行入道有八万四千法门,不二法门在诸法门之上,能直见圣道,不可言传。后用以指
见“锥处囊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