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瓶竭罍耻”。谓以不能礼贤尽职而心怀愧疚。唐韩愈《答张彻》诗:“苹甘谢鸣鹿,罍满惭罄瓶。”此是作者自谦。
源见“相门洒扫”。指汉魏勃为相门洒扫干谒求官之事。借指求谒权贵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魏勃扫门,潘岳望尘。”【词语魏勃扫门】 成语:魏勃扫门汉语大词典:魏勃扫门
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.语资》:“一行公不解弈,因会燕公宅,观王积薪棋一局,遂与之敌,笑谓燕公曰:‘此但争先耳,若念贫道四句乘除语,则人人为国棋。’”后因以“国棋”称誉棋艺高超者。宋刘克庄《贺新郎.傅相生
源见“季子貂敝”。泛指失意潦倒之人。宋汪元量《答林石田见访》诗:“落魄苏秦今席暖,狂猖阮籍尚毡寒。”
周代吕望《六韬.龙韬.军势》:“巧者一决而不犹豫,是以疾雷不及掩耳。”雷声突作,使人来不及掩住耳朵。用作比喻突发的事情或迅速的行动,使人猝不及防的典故。清.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七回:“他们或者未必起身
同“刻木当严亲”。南朝梁武帝《孝思赋》:“顾丁兰其何人……刻木母以供事,常朝夕而在傍。”
朋:友朋。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,不是很快乐的事吗? 常用作欢迎远方来客之语。语出《论语.学而》:“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’”周瘦鹃《
《楚辞》战国楚.屈原《离骚》:“望瑶台之偃蹇兮,见有娥之佚女。吾令鸩为媒兮,鸩告余以不好。”战国楚.屈原在《离骚》中,曾以请鸩向有娀美女作媒而鸩从中作梗为喻,说明自己被靳尚、令尹子兰等奸佞向楚王进谗言
《国语.吴语》:“孤日夜相继,匍匐就君。”后以“日以继夜”谓日夜不停。丁玲《韦护》三章:“他们日以继夜,夜以继日,栖在小房子里。”主谓 形容连续进行,没有间断。语出《国语·吴语》:“孤日以继夜,匍匐就
《楚辞》战国楚.屈原《九章.橘颂》:“后皇嘉树,橘徕服兮。受命不迁,生南国兮。”东汉.王逸注:“言皇天后土生美橘树,异于众木,来服习南土,便其风气。”《九章.桔颂》中有“后皇嘉树”称美桔树之语。后遂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