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飞蛾投火

飞蛾投火

飞蛾:夏天的一种小虫,喜近光。比喻自取灭亡。语本晋.支昙谛《赴火蛾赋》:“悉达有言曰:‘愚人贫身,如蛾投火。’诚哉斯言,信而有征也。”


见“飞蛾赴火”。迟子建《鸭如花》:“徐五婆想铁峰镇离小城最近,不过是五十里路。那里的警戒不见得比这里松懈。你若想~自取灭亡岂不更好?”


解释飞蛾投身火焰。比喻自寻死路,自取灭亡。

出处梁书·到溉传》:“因赐溉《连珠》曰:‘研磨墨以腾文,笔飞毫以书信。如飞蛾之赴火,岂焚身之可吝。必耄年其已及,可假之于少荩。’”

到溉是南北朝时期梁朝人,从小就失去了父母,家境贫寒,但是他和弟弟到洽都聪慧敏捷,很有才学,逐渐名声远播。到溉为官后,带头节俭,不爱好声色娱乐,外出时车马服饰也从不装饰得鲜艳华丽,帽子、鞋子十年才换一次,朝服有的都穿得打了补丁。到溉兄弟非常友爱,弟弟到洽活着时,两人常常住在一起,到洽死后,自己便发愿出家,戒断荤腥,终身吃素,早晚跟随僧人诵经。

到溉性格严谨宽厚,皇帝非常喜欢他,到溉的孙子到荩也非常有才华。有一次两人都跟随皇帝出巡京口,在北顾楼大家都登楼赋诗,皇帝让到荩做诗,命令刚下,到荩的诗就做好了。皇帝看完后又拿给到溉看,说:“到荩一定是个才子,我现在反倒认为你过去的文章都是到荩帮你写的。”于是赏赐给到溉《连珠》一文,说:“研磨作文,挥毫写信。就如同飞蛾向火光奔赴,哪里能吝惜焚毁自己的身躯。年纪虽已变老,可由到荩相助。”展示了皇帝对祖孙二人的赏识。

近义自取灭亡

反义明哲保身

例句

明知故犯,知法犯法,以身试法,岂不是飞蛾投火。


【词语飞蛾投火】  成语:飞蛾投火汉语词典:飞蛾投火

猜你喜欢

  • 力饮勿谏

    《南史.谢弘微传》附《谢朏传》:“弟谢?时为吏部尚书,朏至郡,致?数斛酒,遗书曰:‘可力饮此,勿豫人事。’又附“谢?传”:初,朏为吴兴,?於征虏渚送别,朏指?口曰:‘此中惟宜饮酒。’……”谢朏处于南朝

  • 画鹿轓

    《初学记》卷十一引三国吴.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郑弘为临淮太守,行春,有两白鹿随车,挟毂而行。弘怪,问主簿黄国为吉凶,贺曰:‘闻三公车轓画作鹿,明府当为宰相。’张弘果为太尉。”后以“画鹿轓”用为三公(太尉

  • 析骸以爨

    《左传.宣公十五年》载:楚围宋五月不解,宋城中急,无食。使华元夜入楚师,登子反之床,起之,曰:“寡君使元以病告,曰:‘敝邑易子而食,析骸以爨。虽然,城下之盟,有以国毙,不能从也。去我三十里,唯命是听。

  • 涿鹿战

    《史记.五帝本纪》:“轩辕乃修德振兵,治五气,蓻五种,抚万民,度四方,教熊罴貔貅䝙虎,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。三战,然后得其志。蚩尤作乱,不用帝命。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,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,遂禽杀蚩尤。”

  • 私门

    能私行请托的权门。《荀子.君道》:“公道达而私门塞矣。”【词语私门】   汉语大词典:私门

  • 梗泛萍漂

    源见“土偶桃梗”。喻漂泊无定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哭主》:“经几番凶恶战斗,怎免得梗泛萍漂?”【词语梗泛萍漂】  成语:梗泛萍漂汉语大词典:梗泛萍漂

  • 马柱

    同“马援铜柱”。清 丘逢甲《寄兰史晓沧菽园用晓沧韵》:“只见螺舟来海外,未容马柱表交南。”【词语马柱】   汉语大词典:马柱

  • 出山泉水

    唐.杜甫《佳人》诗:“在山泉水清,出山泉水浊。”后用“出山泉水”作为出仕做官的人,不再象未“出山”时那样清高纯洁的典故。偏正 出山,喻出仕,即做官。没做官时清白,一做官就不那么清白了。唐·杜甫《佳人》

  • 驱鸡吏

    东汉.荀悦《申鉴.政体》:“睹孺子之驱鸡也,而见御民之方。孺子驱鸡者,急则惊,缓则滞。方其北也,遽要之则折而过南;方其南也,遽要之则折而过北。迫则飞,疏则放。志闲则比之,流缓而不安则食之。不驱之驱,驱

  • 环堵萧然

    环:围绕。堵:墙壁。萧然:冷落衰败的样子。形容居室简陋,十分穷困。陶潜(事迹见前“不求甚解”条)在《五柳先生传》中描述自己不求富贵,甘于贫穷而又不堕其志时说:“四周的墙壁残破剥落,一副清冷衰败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