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鬼蜮伎俩

鬼蜮伎俩

源见“含沙射影”。喻暗中害人的卑劣手段。清 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下:“妖妇进资甚巨,而贪婪无厌,鬼蜮伎俩,愈出愈奇,真有令人发指者。”


偏正 蜮,传说中在水里能含沙射人的怪物;鬼蜮:阴险害人之物。比喻用心险恶、暗中害人的卑劣手段。语本《诗经·小雅·何人斯》:“为鬼为蜮,则不可得。”徐兴业《金瓯缺》:“他要是在事前声张了,就会引起各种非难和阻挠,还会冒被出卖给敌方的危险,他对同僚们的~是有足够的估计的。”△贬义。用于描写阴险。→阴谋诡计为鬼为蜮 ↔大仁大义。也作“鬼魅伎俩”。


【词语鬼蜮伎俩】  成语:鬼蜮伎俩汉语词典:鬼蜮伎俩

猜你喜欢

  • 益部刀

    同“益郡刀”。唐刘禹锡《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》:“兴发春塘草,魂交益部刀。”

  • 海水桑田

    同“沧海桑田”。唐韦应物《汉武帝杂歌》之一:“海水桑田几翻覆,中间此桃四五熟。”见“沧海桑田”。唐·韦应物《汉武帝杂歌》之一:“~几翻覆,中间此桃四五熟。”【词语海水桑田】  成语:海水桑田汉语大词典

  • 山呼

    同“山呼万岁”。元关汉卿《玉镜台》四折:“山呼,共谢得当今主。”【词语山呼】   汉语大词典:山呼

  • 桂魄

    源见“月桂”。指月。唐骆宾王《伤祝阿王明府》:“嗟乎!轮销桂魄,骊珠毁贝阙之前;斗散紫氛,龙剑没延平之水。”【词语桂魄】   汉语大词典:桂魄

  • 二俊彩

    参见:入洛

  • 照胆镜

    源见“秦庭朗镜”。指相传能照见人胆的宝镜。明汤显祖《牡丹亭.圆驾》:“朕闻人行有影,鬼形怕镜。定时台上有秦朝照胆镜,黄门官,可同杜丽娘照镜。”【词语照胆镜】   汉语大词典:照胆镜

  • 炳烛之明

    汉.刘向《说苑.建本》:“晋平公问于师旷曰:‘吾年七十,欲学,恐已暮矣。’师旷曰:‘何不炳烛乎?’平公曰:‘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?’师旷曰:‘盲臣安敢戏其君乎?臣闻之,少而好学,如日出之阳;壮而好学,

  • 梁木坏

    同“梁崩哲萎”。唐刘禹锡《慰王太尉薨表》:“鼎臣云亡,梁木斯坏。”

  • 富贵则人争归之,贫贱则人争去之

    归:归附。亦作“就”、“附”、“趋”,义同。 富贵了,人们争相趋附他;贫贱了,人们争相离开他。 旧时形容炎凉的世态。语出汉.应劭《风欲通义.穷通》:“孟尝君逐于齐,见反,谭子迎于澅曰:‘君怨齐大夫

  • 兔升乌坠

    源见“玉兔”、“三足乌”。指日月相递出没,意谓光阴流逝。兔指月,乌指日。宋吴潜《满江红.碧沚月湖四用韵》词:“一笑相携,且休管,兔升乌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