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道:正道。 谓依正道行事。语出《论语.卫灵公》:“斯民也,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。”宋.徐铉《大宋故陈留县主簿赠太子中允李府君墓志铭》:“汉氏初基,群心改属,亲友敦喻,复诣京师。直道而行,焉往无咎。
《尔雅.释地》:“东南之美者,有会稽之竹箭焉,……西南之美者,有华山之金石焉。”中国古代,南方的金石和东方的竹箭是精美的物品。后因以“南金东箭”比喻人才的贵重者。《晋书》列传第三十八《顾荣、纪瞻、贺循
《管子.国蓄》:“夫民有余则轻之,故人君敛之以轻;民不足则重之,故人君散之以重。”后以“敛散”谓国家对粮食等物资控制调节。宋王安石《乞制置三司条例》:“货贿之有无不可以不制,而轻重敛散之权不可以无术。
同“犀照牛渚”。宋王琪《秋日白鹭亭向夕风晦有作》诗:“安得犀灯然,煌煌发水怪。”【词语犀灯然】 汉语大词典:犀灯然
唐.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座中泣下谁最多?江州司马青衫湿。”白居易写《琵琶行》时,正被贬为江州司马。他同情琵琶女的身世遭遇,并联想到自己的宦途不幸,因而“泣下最多”。后以“司马青衫泪”为形容十分悲伤的典
《楚辞》战国楚.屈原《离骚》:“岂唯纫夫蕙茞。”东汉.王逸注:“纫,索也。蕙、茞,皆香草,以谕贤者。”战国楚伟大诗人屈原在著名长诗《离骚》中,用蕙和茞这样的香草,比喻品格美好的君子人——贤者。唐.杜牧
同“朽索驭马”。唐薛稷《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策》之一:“怀乎朽驭,既识为君之难;跼此春冰,未见为臣之易。”
《史记》卷七十《张仪列传》:“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。尝从楚相饮,已而楚相亡璧,门下意张仪,日:‘仪贫无行,必此盗相君之璧。’共执张仪,掠笞数百,不服,释之。”战国时,魏人张仪,曾在楚国陪伴宰相喝酒,楚相
源见“谢庭兰玉”。喻指优秀子弟。宋无名氏《庆千秋》词:“好是庭阶兰玉,伴一枝丹桂,戏舞莱衣。”
同“复子明辟”。南朝 陈徐陵《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》:“首尾交侵,华夷俱骋,而冲人数岁,复子方赊,德未感于黎蒸,威不加于将帅。”【词语复子】 汉语大词典:复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