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龙断之登

龙断之登

源见“龙断”。谓谋利求财。龙,通“垄”。宋陈亮《谢梁侍郎启》:“伏念某身名不竞,时命皆非。豪于闾里,所得宁几?迫于妻子,无策自资。孰为龙断之登,羞作墦间之乞。”


【词语龙断之登】  成语:龙断之登汉语词典:龙断之登

猜你喜欢

  • 言扬行举

    《礼记.文王世子》:“凡语于郊者,必取贤敛才焉;或以德进,或以事举,或以言扬。”孔颖达疏:“扬亦举之类,互言之。虽无德无事,而能言语应对堪为使命,亦举用之。”后以“言扬行举”谓因擅长言语应对或有高尚道

  • 问猪肝

    源见“食无肝”。谓生活上有所干求。清钱谦益《谢德州张太守送酒》诗:“且向东方穷窭薮,敢于安邑问猪肝?”

  • 爨下焦桐

    源见“焦尾琴”。指琴。也用以喻劫后仍堪用世的人才。何春旭《步步娇.缘感》套曲:“有幸时爨下焦桐,没幸时水上飘蓬。”【词语爨下焦桐】   汉语大词典:爨下焦桐

  • 负鼎

    源见“伊尹荷鼎自进”。谓干世以获大用。唐李白《送梁四归东平》诗:“殷王期负鼎,汶水起垂竿。”宋叶適《魏华甫鹤山书院》诗:“垂竿桐江笑短弱,负鼎莘野嫌豪粗。”亦用以指辅佐帝王,担当治国之任。《后汉书.马

  • 吏隐

    《晋书.孙绰传》:“尝鄙山涛,谓人曰:‘山涛吾所不解,吏非吏,隐非隐。……’”此是孙绰批评山涛的话,意思是指责他为官而贪隐士高名,为隐而慕为官之利禄,结果是非吏非隐,两不像。所谓“吏隐”,旧时一些清高

  • 嘲尚白

    《汉书.扬雄传》:“扬雄字子云,蜀郡成都人。少而好学,博览无所不见。口吃不能剧谈,好辞赋。雄年四十余,自蜀来至游京师,奏《羽猎赋》,除为郎,给事黄门。哀帝时,丁、傅、董贤用事,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

  • 晋明

    《易.晋》:“晋,进也。明出地上。”后以“晋明”谓英明,圣明。宋沈遘《贺正表》之三:“伏以具物于春……恭惟陛下临教保民,晋明烛蔀。”【词语晋明】   汉语大词典:晋明

  • 晋得楚材

    同“晋用楚材”。宋黄庭坚《和邢惇夫秋怀十首》之四:“秦收郑渠成,晋得楚材多。”【词语晋得楚材】  成语:晋得楚材

  • 笔下蛟龙

    源见“怀蛟”。形容文笔出众。唐骆宾王《冒雨寻菊序》:“字中蝌蚪,竞落文河;笔下蛟龙,争投学海。”

  • 尺布之谣

    源见“尺布斗粟”。指讥讽兄弟相争的歌谣。唐李白《上留田行》:“高风缅邈,颓波激情。尺布之谣,塞耳不能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