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里沟
①即七里港。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作“七里沟”。
②在今江苏徐州市西北(或曰在九里山南)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建中二年(781),“(信都)崇庆、(王)温攻彭城,二旬不能下,请益兵于(李)纳,纳遣其将石隐金将万人助之,与刘洽等相拒于七里沟”。即此。
③在今甘肃环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环县:七里沟“在县东七里。……流入环河”。今于其上建七里沟水库。
①即七里港。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作“七里沟”。
②在今江苏徐州市西北(或曰在九里山南)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建中二年(781),“(信都)崇庆、(王)温攻彭城,二旬不能下,请益兵于(李)纳,纳遣其将石隐金将万人助之,与刘洽等相拒于七里沟”。即此。
③在今甘肃环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环县:七里沟“在县东七里。……流入环河”。今于其上建七里沟水库。
北宋政和六年 (1116) 置,属秦州。在今甘肃会宁县东。在今甘肃省会宁县境内。北宋政和六年(1116年)于秦凤东西川口筑。金废。
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)改龙州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。二十八年(1395)升为龙州军民指挥使司。
即今新疆温宿县东扎木台乡喀什艾日克村古城。一说在阿克苏市。《新唐书·阿史那社尔传》:贞观二十一年(647),社尔等讨龟兹“拔都城,王轻骑逃。社尔留(郭)孝恪守, 自率精骑追蹑,行六百里。王据大拨换城,
元置,属辽阳行省。治所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之特林。明永乐七年 (1409) 改置奴儿干都司,称为奴儿干城。
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(街村)。《元史·兵志》:至元十二年(1275)十二月,“调西川王安抚、杨总帅军与大尼赤相合,与丑汉、黄兀剌同镇守合答之城”。即此。
1936年于旧绥靖屯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在今四川金川县。1953年改为大金县。1960年改为金川县。旧县名。1936年由绥靖、崇化二屯及绰斯甲土司地合并改置,治绥靖屯(今四川金川县驻地金川镇)。1953
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海中之南日岛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兴化府: 南日山在 “府东百里大海中,与琉球相望。旧名南匿山,近福清县海坛山。明初设寨于此,后徙于内地。山为会哨之所”。古岛屿名。又称南匿山。即今福
一名兰加克湖或兰嘎错。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北拉昂错。《清一统志 ·西藏》: 郎噶池“在达克喇城北一百七十里,冈底斯山西南三十四里。池广三百余里。从马品木达赖池水西流,汇为此池;又自池西流出,为狼楚河
即今江苏丹徒市西四十里高资镇。《明史·恭闵帝纪》: 建文四年 (1402) “燕兵渡江,盛庸战于高资港,败绩”。即此。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西,北通长江。《明史·恭闵帝纪》:建文四年(1402年),“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汀州置。治所在长汀县 (今福建长汀县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武夷山以东及三明、永安、漳平、龙岩、永定等市县以西地区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汀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汀州置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