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顷城
即翼针县城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一百二十里较场乡南叠溪古城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“隋改为翼针县,治七顷城。”
即翼针县城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一百二十里较场乡南叠溪古城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“隋改为翼针县,治七顷城。”
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江津县“合小坪”条内:“山坪在县西南。正德中,‘贼’曹甫反,据江津,抚臣林俊攻败之,又败之于山坪、伏子岸诸处,尽歼其众。”
在今山东庆云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3庆云县 “板达营” 条下: 挂甲口,“相传韩信下齐,道出于此”。
即今河北唐山市。原名广东村,因开滦煤矿的开发和铁路的修筑,清末改为唐山镇。1938年改为唐山市。(1)在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西部、唐山东麓。面积35平方千米。人口1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唐山,人口310
清宣统元年 (1909) 改榆树县置,属吉林省。治所在孤榆树 (今吉林榆树市)。1913年降为榆树县。清宣统元年(1909年)升榆树县置,治今吉林省榆树市。属西北路道。1913年降为县。
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五十里。古名乌常泛,又名乌常泽。元于钦 《齐乘》 卷2: 巨洋水 “又东北由黑冢泊入海”。《清一统志·青州府一》: 黑冢泊 “地名黑冢社……今涸”。
即今山西乡宁县东北营里村。《清一统志·平阳府一》: 营里镇 “在乡宁县东十里”。
东晋南朝都城建康为扬州治,称为扬都。东晋庾阐著《扬都赋》。《宋书·夷蛮传》 西南夷诃罗陁国元嘉七年(430)表文有“大宋扬都圣王”。东晋南朝都城建康为扬州治,称为扬都。东晋庾阐(仲初)著有《扬都赋》。
①即今河北定兴县东南天宫寺乡。明万历《保定府志》卷2定兴县图:东有天宫寺。②在隋唐东都城天津桥桥附近,今河南洛阳市旧城南。《图画见闻志》卷5载:“开元中,将军裴旻居丧,诣吴道子,请于东都天宫寺画神鬼数
明永乐三年(1405)置,属陕西行都司。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市西。宣德十年(1435)移治苦峪(今甘肃安西县东南),正统十一年(1446)废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置,治沙州故城(今甘肃敦煌市西)。因罕
唐置,属积利州。即今辽宁大连市旅顺口区西南端老铁山东石岚子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载贾耽 《入四夷道里记》: “登州东北海行,过大谢岛、龟歆岛、末岛、乌湖岛三百里。北渡乌湖海,至马石山东之都里镇二百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