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丈浦
在今江苏张家港市东鹿苑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常熟县:黄泗浦“浦东三里曰三丈浦,亦北通大江。嘉靖三十四年,倭从三丈浦出没,官军扼而歼之。后筑土坝于浦口, 寇警虽少, 而农田甚病”。
在今江苏张家港市东鹿苑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常熟县:黄泗浦“浦东三里曰三丈浦,亦北通大江。嘉靖三十四年,倭从三丈浦出没,官军扼而歼之。后筑土坝于浦口, 寇警虽少, 而农田甚病”。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新昌县置,属平州。治所即今河北卢龙县。大业初为北平郡治。隋末改为肥如县。唐武德二年(619)复名卢龙县,为平州治。元为永平路治。明为永平府治。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。1928年直属
亦作沙坪寨。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(沙坪镇)。《宋史·孝宗纪二》:南宋乾道六年(1170),“雅州沙平蛮寇边,焚碉门砦。四川制置使晁公武调兵讨之,失利”。《方舆纪要》73黎州守御千户所:砂坪砦“在所东
清置,属徐沟县。在今山西清徐县东南三十里尧城村。《清一统志·太原府一》:尧城镇“在(徐沟)县西南三十里”。集镇名。在河北省隆尧县城西偏南。属隆尧镇。人口 3840。唐时尧山县治。民国时曾设尧山专员公署
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罗江县:“北十四里有杨村堰,引折脚堰水溉田,贞元二十一年,令韦德筑。”
①清雍正九年 (1731) 置,属榆林府。治所在靖边营 (今陕西靖边县西南九十里新城乡新城堡)。乾隆元年 (1736) 改属延安府。同治八年(1869) 迁治镇靖堡 (今陕西靖边县南镇靖乡)。民国初属
即蒲江县。在今四川蒲江县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作蒱江县。
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七十里青弋江上。唐李白应豪士汪伦之邀,来游于此。写有 《赠汪伦》 诗:“李白乘舟将欲行,忽闻岸上踏歌声。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”在安徽省泾县城西南青弋江边的翟村。潭在悬崖陡壁
①唐置,属巂州。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南、甘洛县西北交界处桦槁林山一带。其地连山带谷,夹涧临溪,倚险接关,恃为控御。《新唐书·南诏传》:“安禄山反,罗凤因之取巂州,会同军据清溪关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 唐贞元四
在今甘肃秦安县西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秦州秦安县:八龙山,“山阜有八,回合如龙,其势如羁如御,亦谓之把龙山”。
在今广西那坡县南一百八十里。为中越边境要隘之一。《清一统志·镇安府》: 平孟隘 “在小镇安西南。相近有剥淰隘”。即今云南省富宁县东北剥隘。清时设兵防守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