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屯河
①即今吉林辉南县南辉发河支流三统河。《清一统志:吉林一》:图们河“在(吉林)城南五百里。又三屯河在城南四百八十里。源俱出纳噜窝集,东北流会雅吉善河为辉发河”。
②亦名罗克伦河。在今新疆昌吉市西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3:“(昌吉县)治南三十里为二工屯,治北二十五里为三工屯,皆在三屯河东。乾隆戊子八月十五夜,屯官犒诸流人,置酒山坡,男女杂坐,屯官醉逼诸流妇使讴。流人怒杀屯官,劫库兵为乱,即三屯河侧也。”
①即今吉林辉南县南辉发河支流三统河。《清一统志:吉林一》:图们河“在(吉林)城南五百里。又三屯河在城南四百八十里。源俱出纳噜窝集,东北流会雅吉善河为辉发河”。
②亦名罗克伦河。在今新疆昌吉市西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3:“(昌吉县)治南三十里为二工屯,治北二十五里为三工屯,皆在三屯河东。乾隆戊子八月十五夜,屯官犒诸流人,置酒山坡,男女杂坐,屯官醉逼诸流妇使讴。流人怒杀屯官,劫库兵为乱,即三屯河侧也。”
在今河南嵩县东北三十里耙楼山下程村。“二程”即程颢(1032—1085)、程颐(1033—1107)兄弟二人。北宋理学家,同受学于周敦颐,并称“二程”。村东有石坊一座,上书“圣旨”,下书“二程故里”。
古水名。由今河北石家庄市东流,经栾城县北、辛集市南,东流入故漳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真定国绵曼县: “斯洨水首受太白渠, 东至入河 (按: 指漳河)。” 《水经· 浊漳水注》: 斯洨水“
在辽宁南黄海中。即今辽宁长海县大长山岛,县治在岛上四块石镇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:大长山岛“去(金州卫)城三百里”。又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大长山岛“在宁海县(今大连市金州区)东一百五十里。又东南十里有
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六十五里拒墙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拒墙堡“嘉靖二十四年置,万历二年增修,周一里有奇。……嘉靖二十八年寇犯拒墙堡,大同帅周尚文拒却之”。即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北拒垟堡。明嘉靖二十
在今云南石屏县东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临安府》: 菜玉山 “产石碧润如玉,谓之菜玉。下有石碧涧”。
即苑川。在今甘肃榆中县东北夏官营上堡子城。《晋书·乞伏国仁载记》: “司繁遂镇勇士川,甚有威惠。” 即此。古水名。即今甘肃省榆中县宛川河。以在汉勇士县境内,故名。又称苑川。西晋末鲜卑乞伏部迁居于此。十
在今安徽六安市西南,为淠河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六安州: 青石河 “在州西南七十里……皆流入淠水,以达于淮”。
即今湖南保靖县东南三十里涂乍乡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30有 “涂乍汛堡”。严如熤《苗疆险要考》 谓涂乍河 “傍山临涧,径路崎岖,永(顺)、保 (靖) 接壤要隘”。清乾隆征苗时设台站于此。
北魏建义元年(528)置,属南绛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曲沃县境(一说在今山西翼城县西)。西魏恭帝时改属绛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汾东县,大业初废。义宁元年(617)复置小乡县,属翼城郡。唐属绛州,武德九
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介休县:“小桥泊在县东北十八里,亦西入汾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