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山镇

三山镇

①即今安徽繁昌县东北三十五里三山镇。临江有三峰秀起,称三山矶,为江船避风港。宋李心传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卷58:绍兴二年(1132)九月乙丑,“初命沿江岸置烽台以为斥堠”,凡八所,“三山”为其一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繁昌县:“三山矶在东北,滨江。”有三山巡司。

②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司城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余姚县:三山镇“在县东北五十里金山上。以蔡山、金山、破山并峙而名。旧置巡司,洪武二十年移于破山西南,去县六十里,有小城戍守,仍曰三山巡司”。


(1)在安徽省繁昌县北部。面积39平方千米。人口2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山街,人口3900。因镇南三华山得名。古为江防要地,清代设巡检司。建国初属三山区,1958年建三山公社,1984年置镇。主产稻、小麦、豆类和蔬菜。有化工、拉丝、被单等厂。为沿江圩区蔬菜、水产品集散地。芜铜公路经此。繁昌十景“三山秋月”即此。镇西有渡江战役烈士墓。(2)在福建省福清市东南部、龙高半岛中部。面积86平方千米。人口11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山,人口2120。境内有当山、多石山、王井山,故名。1961年由高山公社析出建三山公社,1984年改乡,1990年置镇。产甘薯、花生、稻。养殖蛏、蛎、蛤、紫菜。有纸箱、鞭炮、抽纱、耐火材料等厂。真大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明建迎潮塔。(3)在广东省阳东县东南部。面积63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山圩,人口700。因镇区附近有船山、鲤鱼山、浦壳山三山,故名。明、清属乔马都。民国属阳江县二区。1957年设三山乡,1961年置三山公社。1983年改为三山区,1986年复改乡,1994年置镇。地处那龙河下游台地平原区。主产稻、花生,并产甘蔗、柑橘等。滩涂养蚝、虾。有农机修配、五金、木器加工等厂和建筑队。有公路通江城接325国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齿军民指挥使司

    明洪武二十三年 (1390) 升金齿卫置,属云南都司。治所即今云南保山市。辖境约当今云南保山市,永平、施甸等县,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及中甸县。嘉靖元年 (1522) 复为卫。

  • 吕宋

    古国名。即今菲律宾之吕宋岛,主要指马尼拉及其附近一带。《明史·外国列传》 有专条记述。自1571年至1898年,其地为西班牙所侵占,故清谢清高《海录》作小吕宋,而以西班牙为大吕宋。

  • 东宁厅

    清宣统二年(1910)析绥芬府置,属吉林省。治所在三岔口(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南三岔口朝鲜族乡)。1913年降为东宁县。清宣统元年(1909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三岔口。1913年降为县。

  • 大孤家子

    即今辽宁法库县南五十里大孤家镇。《奉天省全界地图》:法库县南有大孤山子。

  • 巴颜布喇

    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:巴颜布喇“在敦煌县西南一百二十里,通伊逊察罕、齐老图及当色尔腾柴达木之要路”。

  • 王陵店

    即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寿张镇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)徙寿张县治此。1964年撤销寿张县,改为寿张镇。即今山东省阳谷县东南寿张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年)徙寿张县于此。

  • 大桐墟

    在今广东南海市西南大同圩,西北近西樵山。明万历《广东通志》卷16:南海县有大同墟。清光绪《广州府志》卷69墟市:南海县有“大桐墟”。

  • 西寨

    即今甘肃岷县西北五十七里西寨乡。清康熙《岷州志》疆域图:西北有西寨。

  • 新窑 (窯) 隘

    在今福建松溪县北四十里。为从来自浙入闽之间道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松溪县引 《闻见录》: “由县而北,至岩下村。又三里有小关,离关二里即新窑。”

  • 宝幢市

    即今浙江鄞县东宝幢乡。清光绪 《鄞县志》 卷2《市镇》 引 《乾道图经》,谓宋代有宝幢村。并载: 宝幢 “距城四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