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门县

三门县

①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置,属澄城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澄城县西北三十里三门村。北周废。

②1940年置,属浙江省。治所在今浙江三门县东南四十二里六敖镇。以三门湾得名。同年冬徙今三门县治。


(1)古县名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年)置,治今陕西省澄城县西北三门村。属澄城郡。北周建德初废。(2)今县名。在浙江省东部沿海。属台州市。面积 1510 平方千米,其中海域面积434.6 平方千米。人口40.2万。辖10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海游镇。以濒三门湾得名。1940年划南田县和宁海县东南部、临海县东北隅合置三门县,治健康塘(今六敖)。1949年移治海游镇,属台州专区。1954年属宁波专区,1957年复属台州专区。1958年撤三门县并入象山、临海二县。1962年复置,属台州专区。1970年属台州地区,1994年属台州市。地处浙东盆地低山区和沿海丘陵平原交接地带。天台山自西南入境,在中部盘结耸峙,沿海为平原。海域辽阔,岛屿棋布。海游、健跳、浦坝等港湾深嵌。有珠游溪、亭旁溪、白溪等河,皆山溪型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产稻、柑橘、茶叶、毛竹等。海洋渔业发达,产螠蛏、青蟹素负盛名。工业有机电、食品、橡胶、轻纺、化工、建材、酿造、皮革、工艺美术等,有浙江省最大的盐场。甬台温高速公路贯境,上三高速公路终点。有海游、健跳、方山、浦西等港口,海运便利。有仙岩洞、龙潭坑双折瀑、精秘庵、多宝讲寺及千洞岛(蛇蟠岛)等名胜古迹和1928年亭旁起义纪念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冽口县

    亦作列口县。西汉置,属乐浪郡。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西北殷栗。以在冽水入海之口而名。西晋后废。古县名。又作列口县。西汉置,治今朝鲜黄海南道殷栗。属乐浪郡。东汉因之。西晋后废。

  • 彭家滩

    在今江苏涟水县东废黄河西。《清一统志·淮安府二》: 五口港巡司,“ 《河防考》: 与下河把总俱驻扎佃湖,修防黄河汛地。上由彭家滩起,下至云梯关止”。

  • 龙会场

    即今四川威远县东龙会镇。清嘉庆《威远县志》卷2:龙会镇“在东乡。离城三十里”。

  • 倒流河

    在今河北泊头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3交河县: 倒流河在 “县 (按,今泊头市西南交河镇) 东北九十里,县东境之水汇流于此,西流四十里会为三岔河,注于滹沱,故曰倒流。一名蔡河”。

  • 集城县

    ①唐初置,属怀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南。武德八年 (625) 省入河阳县。②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盟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孟县东南。八年 (625) 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分汉阳县置,

  • 林东县

    1932年改林东设治局置,属热河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巴林左旗驻地林东镇。伪满时属兴安西省。1934年改为巴林左旗。旧县名。1932年由林东设治局升县,治贝子庙(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)。1933年撤销,并

  • 宁北赕

    宋大理置,属首府大理地区。治所即今云南洱源县。元改浪穹县。大理置,治弥茨(今云南洱源县)。蒙古宪宗七年(1257年)改为浪穹千户。

  • 泗洲驿

    在今湖南株洲县南泗洲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醴陵县 “石门关” 条下: “又县南九十里有泗州驿。《舆程记》: 驿北去渌口六十里,又西南七十五里至湘潭县之都石驿。”

  • 丙妹铺

    即今贵州从江县驻地丙妹镇。清属永从县,有县丞驻此。民国初改为县佐。1941年于此置从江县。据1985年版《从江县地名志》说:“丙妹”是侗语古地名,因住在江岸的小坪地上,侗语叫“兵美”。“兵”意为坪,“

  • 黄略墟

    即今广东遂溪县东南黄略镇。清光绪 《广东舆地全图》 遂溪图: 县东南有黄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