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上饶县

上饶县

三国吴分余汉县置,属鄱阳郡。治所在今江西上饶市西北天津桥。西晋省。《寰宇记》卷107信州上饶县:“所谓上饶者,以其傍下饶州之故也。”南朝宋复置,仍属鄱阳郡。隋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 为信州治。元为信州路治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徙治今上饶市,为广信府治。民国初属江西豫章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1950年由上饶县城关区析置上饶市。1979年上饶县迁驻旭日村(今旭日镇)。


在江西省东北部、信江上游,南邻福建省。属上饶市。面积2240平方千米。人口69.4万。辖12镇、1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旭日镇。三国吴析余汗县地置上饶县,治今上饶市西北,属鄱阳郡。以珍奇之物丰饶,又居余水(今信江)上游得名。晋省入葛阳县。南朝宋复置。隋复省入葛阳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置,属饶州;七年省入弋阳县。乾元元年(758年)再置上饶县,为信州治。元为信州路治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迁今上饶市区,为广信府治。1912年属江西省,1914年属豫章道,1927年属江西省。1950年析县治广平镇置上饶市,县市同城,属上饶专区。1960年撤上饶县入上饶市。1964年复设上饶县。1970年属上饶地区。1979年县人民政府迁驻旭日镇。2000年属上饶市。县境北部为怀玉山区,南部属武夷山区,信江横贯中部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油菜籽、大豆、花生等,为省油菜籽、茶叶、蚕茧生产重点县。山地富森林,特产上饶早梨、上饶白眉茶。工业有电力、机械、磷肥、水泥、花岗石制品、造纸、建筑陶瓷、采煤、酿酒、草编工艺等,上饶全粮液酒有名。浙赣铁路横贯,有梨温高速、320国道、上分、二上、上乐等公路。纪念地有上饶集中营李村叶挺将军囚室、上饶集中营七峰岩监狱。名胜古迹有南岩寺、石人殿、灵山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药 (藥) 王山

    ①又名越王山、越山。在今江西奉新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6洪州奉新县: 药王山“在县西北五十里。山上有药王庙,因以名之。其山盘险而上,及其顶平阔二十里,其中有湖水澄深无底,湖岸四时花木芳浓,风景异于

  • 刘龙台集

    即今辽宁义县西南刘龙台镇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义州图:西南有刘龙台。民国《义县志》中卷:刘龙台集“在城西北七十里”。

  • 欧寮山

    一名大帽山。即今福建南靖县北一里大帽山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47漳州府: 欧寮山 “在南靖县北,又名大帽山。南北二峰峭拔,周回百余里,岁旱祷雨即应”。

  • 端山

    在今广东德庆县北二十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34康州端溪县: 端山 “在县北一百二十五里。有树冬荣,其子号曰猪肉子,大于盃,灸而食之,味如猪肉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德庆州: 端山在 “州东五十里。高三百

  • 临汝镇

    五代周显德三年 (956) 改临汝县为镇,属梁县。即今河南汝州市西北六十里临汝镇。在河南省汝州市西北部。面积124.6平方千米。人口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临汝镇,人口9600。唐为临汝县治,五代周显德三年

  • 小长山岛

    在辽宁南部黄海中。即今辽宁长海县东南小长山岛,岛上有小长山乡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:小长山岛“去(金州卫)城二百六十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 “大山岛”条下:“又东南十里有小长山岛。”

  • 阿尔萨尼河

   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,为图古尔河的支流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图呼勒河“东南流,会钮斡哩、阿尔萨尼等河,折东北入于海”。

  • 白盐滩

    即今陕西定边县西北之白盐池。《明史·王越传》:成化九年(1473)九月,鞑靼满都鲁及孛罗忽“大举深入, 直抵秦州、安定诸州县,越出榆林,逾红儿山、涉白盐滩,两昼夜行八百里”。即此。

  • 傅家池

    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南五十里护驾池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深州: “有傅家池巡检司,后废。”

  • 凉州

    ①西汉元封五年 (前106) 置,为十三州刺史部之一。东汉时治所在陇县 (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、宁夏,青海湟水流域,陕西定边、吴旗、凤县、略阳和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。三国魏黄初中移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