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河阳县
南朝宋改河阳县置,为东河阳郡治。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北五十六里,洱海东岸大成村。南朝梁末废。
古县名。东晋改河阳县置,治今云南省大理市东南。为东河阳郡治。南朝梁末废。
南朝宋改河阳县置,为东河阳郡治。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北五十六里,洱海东岸大成村。南朝梁末废。
古县名。东晋改河阳县置,治今云南省大理市东南。为东河阳郡治。南朝梁末废。
即今山东临邑县西南田口乡。清同治《临邑县志》卷2:田家口在“城西南,距城四十里”。
亦作大宁墟。即今广西贺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大宁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贺县图:东北有大凝墟。
西汉元封二年 (前109) 置,属益州郡。治所在今云南弥勒县南一百里朋普。三国蜀废。西晋咸宁元年 (275) 析修云、俞元二县复置,为兴古郡治。东晋郡治他移,仍属兴古郡。南朝梁末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
即今吉林永吉县北境松花江支流团山子河。《金史· 欢都传》: “初,乌扎萨部有美女名罢敌悔,青岭东混同江蜀束水人掠而去。” 即此。
即今浙江临海市东南三十二里灵江南岸水洋镇。清康熙《临海县志》卷2:县南有水家洋铺。
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南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迁安县: 黄台山 “山多黄土,其状如台,滦水径其下”。
①指今吉林松花江上游二道江之上下两江口。一在安图县西南,为大沽江注入二道江处,称为上两江口,即今两江镇;一在今吉林靖宇县东北,头道江与二道道江合流处,为下两江口,今两江口村。民国《桦甸县志》卷2:“二
①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 ·镇安府》: 武城山 “在向武土州 (治今向都镇) 东四十五里。尖峰峭石,下有小岩”。②在今甘肃武山县西南。《三国志· 魏书 ·邓艾传》: 甘露元年 (256),姜维
即今安徽贵池市西秋浦河。以入江口池口通称为全河之名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贵池县:池口河在“城西五里。一名杜坞河。《志》云:城西四里有杜坞山,以唐杜牧尝游此而名,河经其下也”。
明置,在今吉林蛟河市老爷岭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“纳丹府东北陆路:那木剌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