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海

东海

古时东海之名,所指因时而异。先秦古籍中的东海,相当于今之黄海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自东河至于东海。”注:“徐州域。”但战国时已有兼指今东海北部的。《战国策·楚策》:“楚国僻陋,托东海之上。”秦汉以后,始以今黄海、东海同为东海。明代以后,北部称为黄海,南部始称东海,其海域始与今东海相当。


(1)古时东海名称,所指因时而异。先秦古籍中的东海,相当于今之黄海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自东河至于东海。”注:“徐州域。”但战国时已有兼指今东海北部的。《战国策·楚策》:“楚国僻陋,托东海之上。”秦汉以后,始以今黄海、东海同为东海。明代以后,北部称为黄海,南部仍称东海,其海域始和今日东海相当。(2)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。以在中国大陆之东得名。古代东海包有今东海、黄海范围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二十八年(前219年),作琅邪台,立石刻,颂秦德,“东有东海,北过大夏,人迹所至,无不臣者”;又说:三十五年,“立石东海上朐界中,以为秦东门”,即此。在中国大陆与台湾岛、日本的琉球群岛和九州岛之间。北起长江口北岸到韩国济州岛一线与黄海为界,南以广东省南澳岛到台湾省本岛南端(一说经澎湖到台湾东石港)一线与南海为界,东隔日本的九州岛、琉球群岛和中国的台湾岛与太平洋相接。面积79.48万平方千米,平均水深370米,最深 2719 米。盐度平均为33‰。鱼类资源丰富,有舟山群岛渔场,盛产带鱼、大黄鱼和墨鱼。沿岸岸线曲折,多岛屿。海底富石油。入海主要河流有长江、钱塘江、瓯江、闽江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和政县

    ①北周宣政元年 (578) 改同和县置,为洮城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文斗乡。隋属临洮郡。唐属岷州,上元二年 (761) 没入吐蕃。②1929年析临洮、临夏二县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在宁河堡 (今甘肃和

  • 渚冬河卫

    明永乐十三年 (1415) 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吉林梅河口市西南辉发河上流柳河流域。后废。明永乐十三年(1415年)置,治所今址不详,辖境约当今吉林省辉发河上游支流珠敦河流域。后废。

  • 疏属山

    ①在今山西河津市东。《文中子·事君篇》: “疏属之南,汾水之曲,有先人之敝庐在,可以避风雨。”②即雕山。在今陕西绥德县西南。《山海经·海内西经》: “贰负之臣日危,危与贰负杀窫窳,帝乃梏之疏属之山。”

  • 窑奥镇

   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瑶岙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温州府乐清县: 窑奥镇 “在县东五十里窑奥山下,南临海,有巡司”。

  • 双峰湖

    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广宁卫:双峰湖在“卫南二十里。源出医巫闾山,东西沿流通扳桥河”。

  • 金溪究

    即禁谿。今越南红河支流山阳河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 注: “ 《越志》 云: 徵侧兵起,都麊泠县。及马援讨之,奔入金溪究中,二年乃得之。” 《水经· 叶榆河注》: “后汉遣伏波将军马援将兵讨徵侧诗 (索

  • 正太铁路

    原拟从今河北正定修至太原,后为避开滹沱河大桥工程,改以石家庄为起点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)动工修建,三十三年(1907)建成。全长243公里。今称石太线。石太铁路旧称。

  • 马陵

    ①春秋卫邑。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南。《左传》:成公七年(前584),晋景公与诸侯“同盟于马陵”。战国属齐。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公元前341年,齐将田忌用孙膑之计,大破魏庞涓于“马陵”,即此。另一说在今

  • 青龙寨

    在今河北临城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 ·赵州》: 天台寨 “在临城县西北,……其西又有青龙寨”。

  • 玻璃江

    即今四川眉山县东之岷江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3眉州: 蜀江 “在城外。一名玻璃江”。苏轼 《送杨孟容》 诗: “我家峨眉阴,与子同一邦。相望六十里,共饮玻璃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