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镇
①即今河北临城县东十八里东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5临城县图:东有东镇。
②即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东镇。《清一统志·绛州》载:下东镇“在闻喜县东三十里。其东有上东镇”。
③即安民镇。在今安徽萧县东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徐州:东镇在“州西四十里。亦曰安民镇”。
集镇名。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北部、付家河上游东岸。东镇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340。因地处东沟口始称东口,后渐成集镇改今名。主产稻、玉米、小麦,并产花椒、黑木耳、肚棓,特产冬桃。有农贸集市。有公路通汉白公路。
①即今河北临城县东十八里东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5临城县图:东有东镇。
②即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东镇。《清一统志·绛州》载:下东镇“在闻喜县东三十里。其东有上东镇”。
③即安民镇。在今安徽萧县东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徐州:东镇在“州西四十里。亦曰安民镇”。
集镇名。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北部、付家河上游东岸。东镇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340。因地处东沟口始称东口,后渐成集镇改今名。主产稻、玉米、小麦,并产花椒、黑木耳、肚棓,特产冬桃。有农贸集市。有公路通汉白公路。
亦名武穴站。元置,即今湖北武穴市。明置武家穴镇巡司。清名武穴镇,置武黄同知于此。1953年广济县迁此,1987年改设武穴市。元置,即今湖北省武穴市驻地。
在今广东化州市北。明洪武中置巡司于此。后废。清复置,移今化州市西北平定镇。
1946年1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济宁县城区及近郊析置,治所即今山东济宁市。同年9月为国民党军队所占。1948年7月重获解放,仍为济宁市。1950年5月撤销,与济北县合并,设立济宁县。同年11月复置济宁市
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。蒙古语称“伊克召”,意为“大庙”。汉名原为弘慈寺,明隆庆年间由土默特蒙古淹答汗与夫人三娘子共同主持兴建。后改称无量寺。因供奉银佛像,俗称银佛寺。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城区。
即今江苏东台市东南十八里梁垛镇。傍串场河。产海盐。清时设盐课大使。民国初与富安场并而为一,改名安梁场。1912年后废。
又名程溪水。即今广东德庆县东悦城河。《元和志》卷34康州:悦城县有“程溪水”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康州都城县:“有程溪,亦名零溪,温妪养龙之溪也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德庆州:灵陵水“在州东九十里。自
1928 年改毛目县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即今甘肃金塔县东北鼎新镇。1956年并入金塔县。旧县名。1928年由毛目县改名,取更新之意。治今甘肃省金塔县东北鼎新。1956年撤销,并入金塔县。
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。明何良俊 《何氏语林》 卷21: “扬州有一赵氏,富而好客,家有明月楼,一时诸名公题咏多未当其意。后赵子昂过扬……援笔书曰: ‘春风阆苑三千客,明月扬州第一楼。’”
即今新疆昌吉市。顾炎武 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 卷117 《西域土地人物略》: 昆迷失 “其北有池,有昌都剌城”。
亦作罗刹国。指沙皇俄国,为俄罗斯译名之讹。清康熙初张缙 《宁古塔山水记》: “逻车一种,近为边患。其国与西洋相邻,碧眼黄发,善用火枪,酣战不用衣甲,去此二三万里。其来也由海船,入黑筯、鱼皮部落,掠其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