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中阳县

中阳县

西汉置,属西河郡。治所即今山西中阳县。三国魏移治今山西孝义县,西晋永嘉后废。1914年改宁乡县为中阳县,属山西冀宁道。治所即今中阳县城。1930年直属山西省。


在山西省中西部、吕梁山西麓。属吕梁市。面积1435.9平方千米。人口13.4万。辖5镇、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宁乡镇。战国赵中阳邑。秦属太原郡。西汉置中阳县,属西河郡。东汉末并入离石县。三国魏复置,移治今孝义市。西晋永嘉中并入隰城县。北周大象元年(579年)析离石县置宁乡、平夷二县,属离石郡。隋大业初并宁乡县入离石县。唐属石州。五代、北宋因之。金明昌六年(1195年)改平夷县为宁乡县,仍属石州。蒙古太宗九年(1237年)改属太原府,定宗三年(1248年)还属石州。明属汾州府永宁州。清属汾州府。1914年因与湖南省宁乡县重名,复改中阳县,属冀宁道。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属汾阳专区,1951年属兴县专区,1952年属榆次专区、晋中专区,1967年属晋中地区。1958年与离石县合并,1960年恢复原制。1971年属吕梁地区。2003年属吕梁市。南川河、东川沟河、暖泉河、屈产河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。农产以谷子、玉米、高粱、小麦、豆类、马铃薯、油料作物为主。特产柏籽羊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铝土、锰、石英、长石、石膏、白云石、磁石、云母、花岗石、黏土等。工业有煤炭、冶金、电力、建材、焦化、化工、机械、针织等。孝柳铁路、汾离高速公路、209国道、中汾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龙泉观、仙明洞、庞涓寨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化蒙县

    南朝宋元嘉十三年(436)置,属绥建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广宁县西南东乡镇。隋属南海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)属绥州,贞观十三年(639)属广州。北宋开宝六年(973)废。古县名。南朝宋元嘉十三年(436年)

  • 长城岭

    ①在今山东章丘市南,接莱芜市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章丘县:长城岭,“《志》云:岭间有古长城,昔齐宣王所筑,以御楚寇,西接平阴,东距大海”。②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八十里。《水经·汶水》:“汶水出朱虚县泰山

  • 北部都尉

    亦称蜀郡北部都尉、北部冉��都尉。西汉地节三年(前67)改汶山郡置,属蜀郡。治所在汶江县(今四川茂县北三里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、汶川、松潘、理县等县地。东汉延光三年(12

  • 泉鸠里

    又名全鸠里、全节。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鸠水西。《汉书·戾太子传》: “太子之亡也,东至湖,臧匿泉鸠里。”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北阌乡东南。《汉书·戾太子传》:“太子之亡也,东至湖,藏匿泉鸠里。”

  • 鄂多站

    即俄多勒图站。今黑龙江省肇源县东三站镇。

  • 小陵镇

    北宋置,属西充县。在今四川西充县西三十里。

  • 火烧关

    在今甘肃文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阶州二》:火烧关“在文县北二十里。两山壁立,中通一径”。光绪《甘肃新通志》卷9:“相传元阔端自成都入文,破城北去,以火攻此关故名。”

  • 汪垫宗

    即今西藏白朗县南汪丹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2作“汪垫”。

  • 孔灵山

    在今安徽歙县南二十五里。《晋书·孔愉传》:“惠帝末,东还会稽,入新安山中,改姓孙氏,以稼穑读书为务,信著乡里。后忽舍去, 皆谓为神人,而为之立祠。”《寰宇记》卷104歙县有孔灵邨,“在县南二十五里”,

  • 会仙石

    在今河北承德县西北。宋沈括《熙宁使虏图抄》:打造馆“西南行十余里,至中顿。顿之西南有大山,上有建石,望之如人,曰会仙石。山下大川流水,川间有石屹然对山,乃筑馆其上。傍有茂木,下湍水,对峙大山。大山之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