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丰都县

丰都县

隋义宁二年(618)置,属巴东郡。治所即今四川丰都县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19丰都县:“丰民洲在平都山下,隋两取之以名县。”唐初属临州,贞观八年(625)属忠州。北宋政和元年(1111)废。南宋绍兴元年(1131)复置,咸淳元年(1265)属咸淳府。元属忠州。明洪武十年(1377)省入涪州,十三年(1380)复置,改为酆都县。


在重庆市东部。面积2896平方千米。人口 77.7万。辖18镇、1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三合镇。三峡库区淹没土地面积37.49平方千米、耕地2.6万亩,人口6.2万。原名酆都县,以治地豐民州的“豐”和境内平都山的“都”字相组合而得名;或云以县有丰水、平都山得名。1958年周恩来总理建议改“”为“”,故为今名。春秋时为巴国别都。东汉永元二年(90年)置平都县,治今名山镇。三国蜀汉时并入临江县(今忠县)。隋义宁二年(618年)置豐都县,属巴东郡。唐属忠州。北宋时省入临江县。南宋绍兴元年(1131年)复置,属咸淳府。元属忠州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省入涪州;十三年分涪州又置,并改名酆都县。清康熙十九年(1680年)属重庆府。雍正十二年(1734年)属忠州直隶州。1913年属川东道,1914年属东川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0年属川东行署涪陵专区(1952年复属四川省)。1958年改名丰都县。1968年属涪陵地区,1995年属涪陵市,1997年由重庆直辖市直接管辖。2003年县城因水淹迁今三合镇。地处川东平行岭谷与盆东南山地交接地带,以山地为主。长江由西向东北横贯县境,主要支流有龙河、碧溪河、渠溪河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蚕茧、油桐、水果等。特产“包鸾竹席”、“名山榨菜”、“仙家豆腐乳”。矿产有石灰石、石英、天然气及煤、铁等。工业有酿造、化工、水泥、陶瓷、建材、造船、电力、纺织等。交通以长江航运为主。有丰垫、丰涪、丰忠公路。丰都长江大桥沟通旧城与新城。名胜古迹有鬼城名山、双桂名、汉墓群、悟惑寺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丁令溪水

    即今甘肃成县西北东河。源出天水市南界,南流经徽县,至成县东南入龙峡合南河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丁令溪水“北出丁令谷,南径武街城西,东南入浊水”。

  • 天龙寺

    北齐建,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天龙山上。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天龙山上。北齐皇建元年(560年)建。内有石室二十四龛,石佛像四尊。明嘉靖二十五年(1546年)又于西岩凿石洞三龛。

  • 砣矶岛

    即鼍矶岛。今山东长岛县北砣矶岛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 作 “砣矶岛”。

  • 金岭驿

    即今山东淄博市东金岭镇。《旧五代史·梁书·朱珍传》: “兵至乾封,与淄人战于白草口,败之。青人以步骑二万,列三寨于金岭驿。” 即此。宋置金岭镇。

  • 南岚集

    即今山东莱西市北三十四里南岚乡。旧属莱阳县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 莱阳县西北有南岚集。

  • 白鹭湖

    ①在今湖北仙桃市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6复州:白鹭湖“在玉沙县东十五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沔阳州:白鹭湖在“州东十五里。其东相接者曰鼍湖”。②即今湖北潜江市南之白露湖。《清一统志·荆州府一》 “红马湖

  • 春秋宋邑,后入于楚。即今安徽濉溪县西南七十里古城乡。《史记·春申君列传》: “魏氏将出而攻留、方与、铚、湖陵、砀、萧、相,故宋必尽。”古邑名。春秋战国宋邑。在今安徽省濉溪县南、浍河北岸。《史记·春申君

  • 碣石宫

    在今北京城西南。《史记·孟子列传》:驺衍 “如燕,昭王拥彗先驱,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,筑碣石室,身亲往师之”。《正义》: “碣石宫在幽州西三十里宁台之东。”战国燕筑。在今北京市城区西。邹衍如燕,昭王筑碣

  • 丹竹墟

    即今广西平南县东南四十里丹竹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平南县图:东南有丹竹墟。

  • 绰拉剔噶珊

    清初于者帖列山卫置,属宁古塔将军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阿纽依河口东北。后属三姓副都统。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黑龙江下游有 “绰拉剔噶珊”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7: 混同江南岸,东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