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临河县

临河县

①秦置,属九原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临河市东北古城乡 (高油房) 古城。西汉属朔方郡。东汉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水又屈而东流为北河。东径高阙南。河水又东径临河县故城北。” 民国 《临河县志》 卷下有 《高家油房古城考》,所记方位与此合。

②北周武平元年 (570) 置,为临河郡治。治所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南三十五里。隋开皇改属隰州,十八年 (598) 改为永和县。

③西魏置,为临河郡治。治所在今宁夏平罗县境。隋废。

④隋开皇六年 (586) 置,属卫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浚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57: “以南临黄河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汲郡。唐属相州。北宋属澶州。金废。

⑤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属西德州。治所在今山西石楼县境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

⑥唐贞观三年 (629) 置,属羁縻丛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北境。广德后废。

⑦唐置,属羁縻移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境。后废。

⑧辽置,属饶州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林西县南。金废。

⑨1929年升临河设治局置,属绥远省。治所在强油房 (今内蒙古临河市)。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1984年改设临河市。


(1)古县名。(1)秦置,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东北乌加河南。属九原郡。东汉末年废。(2)北周宣帝置。一说北齐武平元年(570年)置,治今山西省永和县西南。为临河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为永和县。(3)隋开皇六年改东黎县置,治今河南省浚县东北。属汲郡。北宋后废。(4)唐武德二年(619年)置。治今山西省石楼县境。贞观元年(627年)省。金废。(5)辽太宗置,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南西拉木伦河北岸。(2)旧县名。1929年由临河设治局升设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张家油房。1984年撤销,改设临河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朱崖洲

    即今海南省海南岛。《太平御览》卷69引王隐《晋书》曰:“朱崖在大海中。遥望朱崖洲大如菌,举帆一日一夜至洲。周匝二千里,径度七八百里,可十万家。”《水经·温水注》 引王氏《交广春秋》曰:“清朗无风之日,

  • 阿穆古朗

    即今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驻地阿木古郎镇。清以来为新巴尔虎左旗驻地。“阿穆古朗”,蒙古语意为“平安”。

  • 飞狐关

    又名常山关、飞狐口、飞狐陉、蜚狐口。在今河北蔚县东南恒山峡谷口之北口。为古代河北平原通向北方边陲的咽喉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“《魏土地记》曰:代城南四十里有飞狐关。”即此。

  • 岚县

    明洪武初降岚州置,属岢岚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岚县北二十五里岚城镇。清属太原府。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。1930年直属山西省。1950年移治东村(即今岚县)。在山西省西北部、吕梁山北段。属吕梁市。面积 1510

  • 海参崴

    即今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。清属宁古塔副都统。清曹廷杰 《西伯利东偏纪要》: “海参崴在双城子东南二百一十三里强。……俄名那吉窪斯托克,坐东北向西南,海口形如撮箕,长约十里,宽约六、七里,出口处宽四里。

  • 龙华寺

    在今上海市西南龙华镇。相传为五代吴越时建。一说建于唐垂拱三年(687)。寺内古龙华塔,相传为三国吴赤乌十年(247)始建。唐末毁。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)重建。寺因塔名。在上海市徐汇区龙华镇。据文献

  • 东胜中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分东胜卫置,属山西行都司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。次年废。

  • 芹洲

    一名瀛洲。在今福建福州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“甘蔗洲”条下:芹洲“在府西南泽苗江西岸。湍流迅急,壅而成洲,周回二十余里,居民隐然圜圚,洲多产芹,故名。又名瀛洲,以其四面有水如瀛洲也”。

  • 闽江

    一名建江。福建省最大的河流。长度及流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之半。北源建溪出仙霞岭,中源富屯溪和南源沙溪均出武夷山脉。在今南平市附近汇合后始称闽江,东南流到福州淮安附近分南北二支,至马江罗星塔复合,折向东北

  • 车里宣慰司

    明洪武十九年(1386)改车里军民府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今云南景洪市东南郊曼景兰。辖境约当今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、思茅市、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及老挝部分地区。清代属普洱府,迁治今景洪市东南九里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