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江苏吴县西南西洞庭山后堡。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(1905.1)设靖湖厅治此。即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洞庭西山后堡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设靖湖厅治此。
在今湖南东安县北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81东安县:八十四渡山“山势重复,流水萦纡,经此山者,凡八十四渡”。《清一统志·永州府一》:八十四渡山“在东安县(治今紫溪市镇)北一百五十里。山根迤逦不断四十余里,芦
在今陕西凤翔县东北二十五里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雍水又东南流与横水合,水出杜阳山,其水南流谓之杜阳川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唐武德四年(621),岐州刺史紫绍“破突厥于杜阳谷”。即此。
三国吴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北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湖广卷上: “孙吴置监利县,正以地富鱼稻之利,令官监办之,故名监利。”后废。西晋太康四年 (283) 复置,仍属南郡。南朝宋属巴陵郡。
即西溪。在今湖南衡山县西二里。《新唐书·邓处讷传》: “陬溪人周岳与 (雷) 满狎,因猎,宰肉不平而斗,欲杀满,不克。见满已据州,悉众趋衡州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80作 “鲰溪”。
一名葛阳县。北魏置,为修阳郡治。在今河南西峡县北。北周废。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河南省西峡县北。属修阳郡。北周废入修阳县。
明弘治八年 (1495) 改马龙他郎甸长官司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北二十六里新化。万历十九年 (1591) 改属临安府。清康熙五年 (1666) 废入新平县。明弘治八年(1
西汉置,属清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枣强县东南东故县村。《元和志》 卷17枣强县: “其地枣木强盛,故曰枣强。” 东汉废。三国魏复置,属安平郡。西晋属安平国。北魏神瑞二年 (415) 废入广川县,太和二十二
在今河北蠡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永和七年 (351),前燕慕容儁遣慕容评攻后赵王午于鲁口,“至南安,王午遣其将郑生拒战,评击斩之”。在今河北省蠡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永和七年(351年),前燕王
一作宿利城。即忒息丰(或译泰西封)。在今伊拉克巴格达附近。为萨珊波斯国都。《隋书·西域传》:波斯国“都达曷水西苏蔺城……都城方十余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