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丹河

丹河

古称泫水、源漳水、源泽水、莞谷水,又名丹水。在山西省东南部。源出高平市北丹朱岭。《山海经》:沁水之东有林焉,名曰丹林。丹林之水出焉,即此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“丹水上源合上党诸山之水,建瓴而下,每暴雨涨高二三丈,浮沙赤赭,水流如丹,因名。”南流到河南省境分为两支,南支在沁阳市入沁河,最后入黄河。长169.1千米,流域面积3152平方千米。东支转向东北流,即为卫河。建有任庄等水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汉川县

   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)改义川县置,属汉阳军。治所在今湖北汉川县北二十六里刘家隔镇。因避太宗赵光义讳改名。元属汉阳府,至元二十二年(1285)移治今汉川县。民国初属湖北江汉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

  • 阿克塔齐钦山

    即今青海曲麻莱县北雅合拉达合泽山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阿克塔齐钦山“在黄河源布呼吉鲁肯山之东。上有两峰,形如马耳,故名”。

  • 八屋

    即今吉林公主岭市西北八屋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怀德县:旧设铺司“西八屋,西南朝阳坡,皆入奉化。……由县西北小边经八屋至边壕赴辽源”。

  • 三角涌

    即今台湾省台北县西南三峡镇。据林兴仁主修《台北县志》说:“附近为大嵙崁溪、横溪、三角涌溪,三川汇口之处,地呈三角形,故名。”

  • 艾陵湖

    在今江苏江都市北邵伯镇东。《寰宇记》卷123扬州广陵县:“邵伯埭有斗门,县东北四十里。临合渎渠有小渠,阔六步五尺,东去七里入艾陵湖。”又引《阮升之记》云:南齐建武五年(498),“遏艾陵湖立裘塘屯”。

  • 湘浦

    亦谓之三湘浦。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城陵矶,即洞庭湖水入长江处。

  • 无梁店

    即今辽宁黑山县东北无梁殿满族镇。民国《黑山县志》卷2:无梁店在“县城北五十里。明代称王家屯,后改称李家屯,清乾隆五十三年以建修保安寺, 只用砖石而无栋梁,故名无梁殿镇”。

  • 越窑

    唐至五代著名青瓷窑之一。窑址原在浙江会稽山和曹娥江沿岸,后移至余姚上林湖 (今属慈溪)。宋代以后,龙泉青瓷兴起,越瓷才走向衰微。

  • 岭方县

    唐武德初改领方县置,属南方州。治所在广西宾阳县东南古城村。贞观五年 (631) 为宾州治。天宝初为安城郡治,至德二载 (757) 为岭方郡治,乾元初为宾州治。北宋开宝六年 (973) 移治今宾阳县北十

  • 石潭村

    即今广东从化市西南石潭村。明洪武三年(1370)置流溪巡司于此。后迁神冈村(今从化市西南神冈镇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