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层行溪
即二赞行溪。今台湾省台南、高雄二县间之二仁溪。源出高雄县北旗山附近丘陵间,西南流至台南、高雄二县界上,西流入海。郑氏治台期间,为承天府与南路联系必经之地。
即二赞行溪。今台湾省台南、高雄二县间之二仁溪。源出高雄县北旗山附近丘陵间,西南流至台南、高雄二县界上,西流入海。郑氏治台期间,为承天府与南路联系必经之地。
即今四川宜宾市和高县、珙县境之南广河,为长江支流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南广县: “汾关山,符黑水所出,北至僰道入江。” 《水经· 江水注》: “江水又与符黑水合,水出宁州南广郡南广县。……导源汾关山,北
亦作哥富州。唐置羁縻州,属安南都护府。治所在今越南黄连山省安沛西北。后废。唐置,治今越南安沛省镇安附近。属安南都护府。后废。
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南七十里岐亭镇。《清一统志·黄州府二》:岐亭桥“相传苏轼与陈慥曾游此。相近有苏步桥,亦为苏、陈游处”。
又名胥山、庙诸山。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南四十里闾江口内。汉仆射刘昌葬此,故名。今讹为白石山。
即摩诃池。在今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北端展览馆一带。北宋张商英 《蜀梼杌》 卷上: “乾德元年,以龙跃池为宣华池,即摩诃池也。”
金改广陵县置,属蔚州。治所即今山西广灵县。清属大同府。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属察哈尔省。1952年复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东北部、太行山西麓,东邻河北省。属大同市。面积128
一名双峰。在今安徽青阳县西十五里九华乡。《寰宇记》 卷105青阳县: 冠帻山 “山连接九华,其山层峰若冠帻之状,因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池州府一》 引 《名山志》: “九华真人峰北,有山双髻,如巾帻然。昔
即木乃奚。在今伊朗北部里海南岸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:十七年(1222)春,拖雷“还经木剌夷国,大掠之”。
①古称庐水。即今江西吉安市南之泸水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长沙国安成县: “庐水东至庐陵入湖汉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 泸江 “在庐陵县南。即古庐水。…… 《旧志》,泸江源出安福、萍乡二县界之泸潇山
又名蛮楼寨。在今安徽阜阳市北颍水北岸三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1颍州汝阴县:“故任城在县北一里。陈将任蛮奴伐齐,于颍水北岸筑城,以围汝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