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宿山
又名云岫山。在今广东新兴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新兴县:云宿山在“县东八十里。高百余仞,周百四十余里,瑶尝结巢于此。一名云岫山。成化初,按察副使毛吉追贼于此,遇害”。
又名云岫山。在今广东新兴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新兴县:云宿山在“县东八十里。高百余仞,周百四十余里,瑶尝结巢于此。一名云岫山。成化初,按察副使毛吉追贼于此,遇害”。
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。《汉书· 地理志》: 南阳郡冠军县有 “宛之临駣聚”。
即今新疆西南之帕米尔高原。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2: 波谜罗川 “东西千余里,南北百余里,狭隘之处不逾十里,据两雪山间,故寒风凄劲,春夏飞雪,昼夜飘风”。
明置,属甘州前卫。故址即今甘肃民乐县治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3甘肃镇 “柳树堡” 条下: “镇东南有古城、洪水、东乐三堡,向俱属甘州前卫官军戍守。” 《清一统志·甘州府》: 洪水堡,“城周三里有奇。当大
唐贞观二年(628)置,属羁縻涂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。后废。
又称扈。古国名。在今陕西户县北。《尚书·序》:“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。”后为启所灭。其子孙以国为氏。
在今浙江杭州市东北部、余杭市东部和海宁市西部。为隋大业六年(610)所开江南运河南段。宋《淳祐临安志》卷10:城外诸河“一由东北上塘,过东仓、新桥,入大运河,至长安闸,入秀州,曰运河”,即上塘河河道。
在今湖南临武县南十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4衡州府:秀岩“东北有穴通明,石乳结聚。下有两穴,水出其左为大溪,流二百余步,复入右穴”。《清一统志·桂阳州》:秀岩“岩石天成,门奥俱备。中平旷,可坐数百人。四
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北。清为科尔沁右翼后旗驻地。
一作平虏卫。明成化十七年(1481)置,属山西行都司。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。嘉靖中移治老军营(今朔州市平鲁区西北五十五里平鲁城镇)。清雍正三年(1725)改平鲁县。
又名门水、鸿胪涧。即今河南灵宝市东宏农涧或涧河。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:兴平二年(195),张济合李傕等与董承、杨奉“大战于弘农东涧。承、奉军败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