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城守捉
唐置,在今甘肃永昌县西。后废。
唐置,在今甘肃省永昌县西。属凉州。后废。
唐置,在今甘肃永昌县西。后废。
唐置,在今甘肃省永昌县西。属凉州。后废。
南宋末置,属巴州。治所即今四川通江县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)废。
唐至德二年(757)改龙城县置,为连城郡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东二十里。《元一统志》:岑溪“在岑溪县界。县因此溪而取名”。乾元初为义州治。北宋初迁于今岑溪县,为南义州治。太平兴国初为南仪州治。熙宁四年
唐天宝前置,属雅州都督府。分东西嘉梁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境。北宋以后废。
从今北京市西南琉璃河站 (今属房山区) 向西北至周口店。长15.2公里。为卢汉铁路支线。清光绪十八年 (1892) 动工修筑,次年建成。
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。北宋属雅州。后废。
在今河南登封市北二十二里少室山阴五乳峰下,少林寺之北。为纪念初祖达摩而建。达摩是释迦牟尼第28传弟子,印度婆罗门禅宗师。泛海至此,传授禅宗,被推为始祖。现存殿房十余间,大殿建于北宋宣和七年(1125)
一作一把旦站。清置,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东北二十五里伊丹镇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 “尼什哈站”条下:“苏斡延站即双杨站,又西南六十里至伊巴丹站,即驿马站。”
1929年改芦山县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在今云南思茅市西南六十二里官房。清代为六困土把总,布朗语意为六个大村落,以汉字反其意作六顺。1953年撤销,并入思茅县。旧县名。1929年由普思沿边行政总局第七区
宋周行已建,在今浙江温州市东南积谷山下。翁卷《寄题东山堂》诗云:“惟见烟霞起,全无市井喧。观来巢木杪,鼋出戏蒲根。”
①即今江苏南京市西南三十里板桥镇。南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6: 板桥市在城西南三十里。清 《江宁府七县地形考略》 中 《江宁县境界址考》:“大胜关、板桥……诸镇,俱接近江边。江船至此均可收泊。”②唐